周良寅在遼東受到了非人一般的待遇沒錯,非人待遇,
十二名御史,每天吃的飯是由遼東,就兩張光餅,梆硬梆硬,難以咀嚼,還賊難吃,連個肉都沒有,這也就罷了,他們連熱水都沒有一口他們在遼東以雪補水。
遼東軍吃什么,御史們就吃什么,李成梁吃香的喝辣的,居然給御史們吃這個東西
而且沒有暖閣,更沒有人伺候御史們更衣,盥洗,這讓御史們對李成梁的意見極大
最關鍵的是,李成梁整天放老虎嚇唬人
李成梁的遼東都司養著三頭猛虎,這些御史辦差的時候,這幾頭健壯的老虎就在他們不遠處打盹,一旦這些言官胡言亂語,李成梁真的會放老虎養人。
既然都覺得他李成梁是藩鎮軍頭,老子就拿出軍頭的做派了,嚇唬嚇唬這群整天呈口舌之利,搬弄是非的家伙。
周良寅等御史到了平虜堡,看過了戰場后,點檢了下首級功,立刻馬上,沒有任何猶豫的掉頭就回京去,回去的路上,馬車從四輛變成了一輛,十二名御史擠在了一輛車里,還有他們的行李等物。
李成梁的意思非常明確,其他三輛車,摔溝里,摔壞了
周良寅等人一直到了山海關,都在這一輛車里擠著,直到進入京畿地面,才換成了四輛車,疾馳入京。
十二名御史聯名上了一道奏疏,痛罵李成梁苛責言官,而且還把戚繼光給罵了,說戚繼光貪功冒進,朝中廟堂畫冊止于大寧衛,可是戚繼光居然想要進攻全寧衛,打下全寧衛來,這是貪功大罪。
是的,周良寅等人翻臉了。
李成梁的確苛責言官,還放老虎嚇唬他們,戚繼光的確打算冒進,進攻全寧衛,這都是實情。
朱翊鈞收到兩本奏疏,快馬送到大寧衛和遼東都司,讓遷安伯和寧遠伯上奏陳情。
十多天后,李成梁說他就是這么干。
軍爺們在前線打生打死,這群狗東西在后面吃香的喝辣的,坐在暖閣里摟著美人,對軍爺指指點點,給他們吃光餅都是看在他們朝廷命官的面子上,若非朝廷命官,早丟給熊羆,讓熊羆當過冬糧了
李成梁這封奏疏可是盡顯軍頭的威風,而后話鋒一轉,請求朝廷派侯于趙到遼東巡按為張學顏佐貳,遼東之事繁雜,不能都壓在張學顏一人身上,還請寶岐司吏員,前往遼東主持種田、地窖、甘薯、馬鈴薯等指導種植。
一方面李成梁真的苛責言官,一方面,又請言官侯于趙到遼東去繼續巡按,這就是個表態,遼東還是朝廷的遼東,不是他李成梁的遼東。
而戚繼光的陳情疏,也很有意思,他承認自己確實是要進攻全寧衛,但是不承認自己是貪功冒進。翻譯翻譯就是,我就是能打贏,能打贏還是貪功冒進嗎
說的很有道理,無法反駁,戰場上,贏了就是贏了,說話就是底氣十足。
而李如松則上了一道奏疏痛罵周良寅等人都是無恥之尤,把他們在大寧衛的所有言談都記錄在冊,送到了京師,深刻的揭露了這些言官翻臉不認人的丑惡嘴臉,刻畫的入木三分。
李如松是真的恨
這些御史,到了大寧衛,京營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軍功戰場給你們點檢,軍功戰線沒有屁話可講,質疑起了前軍指揮的決策,戰場千變萬化,戰機稍縱即逝,這些言官又不打仗,打輸了死的不是他們是吧
完全都是在放屁,臭不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