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更進一步,把他和父親的交談也寫到了奏疏里,虧他李如松還認為這些言官是好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下次這些言官再到前線,必然好好招待
一定送他們去斥候交戰的地方,感受下戰場的殺氣感受下箭矢側著臉頰而過的恐怖和可怕
忒不是東西了。
李如松對文官們的態度是非常符合矛盾說的,李如松對文官瞧不上,被譚綸教育,對文官產生了一種錯誤的期許,在這次巡檢邊方戰功的事情中,李如松對文官的面目,認識終于從矛盾中擺脫,文官里當然有好人,但是賤儒不是人。
這是打贏了,要是打輸了,言官們苛責軍將,戚繼光、李成梁、李如松等人只能受這個氣。
勝負乃兵家常事,就連大明第一猛將徐達,都在洪武五年北伐的時候,被北元打的大敗而歸,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常勝將軍,所以武將在面對言官的時候,天生就是劣勢。
因為在戰爭中,是個人都會吃敗仗。
朱翊鈞拉起了手中的六十斤下力弓,眼睛微瞇,架起來忽然轉向了跪在地上的周良寅,松開了手中的弓弦,箭矢帶著呼嘯聲,扎在了周良寅的烏紗帽上,箭矢帶著烏紗帽扎在地地上。
箭尾的羽毛,還在地上不停的顫動。
“陛下饒命”周良寅只聽到呼嘯之聲,感覺頭上一涼,知道是烏紗帽被射掉了,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渾身打了個哆嗦,顫抖不已的說道。
他離死亡就只有一厘之遙,陛下至少準頭稍微差點,他就死了。
陛下剛才真的動了殺心
皇帝親自動手殺人,難道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還會追究陛下不成哪怕是追究,陛下下一封罪己詔就是,反正年齡小。
“你怕死嗎”朱翊鈞看著周良寅平靜的問道。
“怕”周良寅終于不再敢說胡話了,選擇了說實話,什么死后不朽,都是扯淡
就在剛才,陛下真的要殺他,死亡一步之遙真的可怕,生殺予奪之大權,在陛下手中掌控。
朱翊鈞的語氣變得更加嚴厲,低聲說道“是人,都怕死,朕也怕死,否則奢員們就不會試菜了,你是人,大明軍的軍兵們是不是人他們也怕死。此次作戰,大明軍陣亡了二十余人,凍傷兩千多人,你知道凍傷嗎就是腳腫的老大,奇癢無比,抓心撓肺。”
“但是他們還是去了,為了什么為了讓你吃著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摟著美人,對拼殺將士指指點點你質疑軍功,朕讓你去前線看,你又嫌待遇差,差在哪差讓你吃光餅了朕每天都吃一個,朕怎么不覺得難吃”
“朕都能吃,你不能吃”
張宏有一次制作了美味的光餅,不是那種硬邦邦的,難以下咽,要兌水下咽,被朱翊鈞訓斥了一頓,讓他拿軍糧來,張宏無奈,只好取了難吃的光餅給陛下。陛下說的是磨牙,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同甘共苦的表態。
張宏換了個思路,讓大明軍糧變得好吃點,那陛下總不能再吃難吃的光餅,這餅要好吃得過油,而南洋來的棕櫚油量大,還適合油炸,等到棕櫚油大量到港,那就可以開始制作新軍糧了。
所以,朱翊鈞到現在吃的還是軍營的軍糧光餅,和周良寅吃的是一樣的。
“陛下饒命”周良寅再拜,他真的被嚇到了,陛下手里還拿著弓,若是回答不好,他就是陛下手刃的第一條命。
朱翊鈞看著周良寅才終于收起了渾身的寒氣,開口說道“你今天就啟程去大寧衛,把大寧衛經營好了,算是將功贖罪,若是經營不好,就留在草原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