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至今對矛盾說理解仍然非常淺薄,天下讀書人對矛盾說的理解,都不如皇帝和元輔。
“甘薯圖說。”馮保來到了第二個櫥窗前,這是徐貞明和陛下聯合創作,收集天下農書,講農學的一本書,相比較薄薄一冊的矛盾說,四十四卷的甘薯圖說,是安頓天下生民的救荒神物。
這也是鎮國神器,糧食是萬千政務之源,是大明新政源源不斷的動力。
甘薯說的甘薯和馬鈴薯,占據了一大部分的篇幅,甘薯和馬鈴薯,是張居正門下羅拱辰進獻的祥瑞,羅拱辰走了譚綸的路子找楊博被拒之門外,走了戚繼光的路子,找張居正游說對洋舶征稅。
高拱看著第三個櫥窗空空如也,有些疑惑的說道“這里面為什么是空的”
“上面寫著一個工字,陛下說農工為國之柱石,日后收集到的工書,都放到里面去,現在還沒找到,所以只能這樣空著了。”馮保看著那個空空如也的櫥窗,搖頭說道。
這個櫥窗建好之后,一直沒有足夠分量的寶書放進去,一直是陛下的遺憾。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擅長機械者鉆研機械者,必然是投機取巧之輩;欲速則不達;這種風力輿論之下,小皇帝想找本綜述大明工藝的著作都找不到。
“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馮保來到了第四個櫥窗前,看著兩本兵書,這兩本是陛下學習的筆記,相比較其他耀眼的天賦,陛下的軍事天賦幾乎為零,皇帝對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愛不釋手,手不釋卷的,但是讀了這么久兵書,皇帝就讀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能瞎指揮。
皇帝讀不通這東西,但不代表這不是鎮國神器,這是大明軍隊建設的總綱,是大明屢戰屢勝的不二法門,道理很簡單,能做到的始終少之又少。
“六冊一賬收支復式簿記和泰西來的借貸記賬法。”馮保帶著高拱來到了第五個櫥窗面前,這里面放著兩本記賬法。
這是大明稅賦改革重要的理論支持,同樣也是大明度數旁通的具體表現,六冊一賬是王國光的原創,借貸記賬法是萬士和、陳學會翻譯的泰西算學,之所以它們被放在這個櫥窗里,是因為它是新政中財稅改革的代表作。
這背后代表著清丈、還田、官廠等等財稅改制,同樣有理由作為鎮國神器,被放在文華殿的偏殿之內。
“鄭王世子載堉所著算學啟蒙、王文素所著算學寶鑒、程大位所著算學統宗。”馮保來到了第六個櫥窗,這里面是度數旁通的具體成果,是大明算學集大成的作品,這里面還放著一本沒寫完的萬歷律歷,這里是度數旁通、算學經典的鎮國神器。
“大明會典嘉靖續纂會典、考成法、公私論。”第七個里面放著三卷書,在朱翊鈞看來,考成法是皇帝御百官的韁繩是工具,大明會典是綱領,而公私論是政治活動中的準繩,這里面其實就是政治學,對于國朝而言,非常重要。
一共七個櫥窗,里面是哲學、農學、工學、兵學、財學、算學和政學。
高拱看著七個櫥窗,總覺得哪里有些不對,疑惑的說道“那儒學呢四書五經何在”
高拱看完了七個櫥窗,發現了問題,大明似乎正在逐漸的拋棄儒學,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涉及到了大明國朝的問題或者說利益分配的總綱,居然被棄之不顧了。
高拱覺得自己已經很大膽了,要敲掉皇帝的獠牙,司禮監。
而張居正更加大膽,罔顧人情的推崇循吏,還要拋棄儒學,這根本就是帶著小皇帝在造反
造儒家的反
真的讓張居正做成了,大明還是大明嗎
馮保看了七個櫥窗,看著高拱露出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笑容,正如陛下所言,高拱已經是政治上的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