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開口說道“惠潮參將魏宗瀚、王如澄,及碣石把總朱相,俱論死。”
“我誠知國朝振武之必然,但是這兩個參將和把總論死,亦為振武之長策。”
王崇古作為刑部尚書,把三個武將論斬,這是個陳年舊案了,也算是疑難案件,已經好多年了,遲遲沒有定論。
王崇古開口說道“隆慶二年五月,已經被招安的海寇曾一本復叛,殺澄海知縣,焚潮汕百姓,十月,曾一本入寇雷州,參將魏宗瀚、王如澄,把總朱相,見死不救,坐看會城東莞守備李茂才孤軍奮戰數十日,城破李茂才戰亡,東莞百姓慘遭屠略。”
“李茂才、李節、林清等人戰亡,海寇焚戮,會城東莞潰敗,而魏宗瀚等望風而逃,相繼退走,致使海賊遂橫行海澳中,會城之敗,其禍蓋尤烈。”
王崇古把這幾個人犯的錯簡明扼要的告訴了一番。
這就是當初殷正茂要招降林阿鳳不得不出海的原因,再把林阿鳳留在廣州,豈不是又要搞一個曾一本出來所以殷正茂直接把林阿鳳約束到了呂宋的范圍內。
這個曾一本被朝廷招安,而后復叛,聚集紅毛番、黑番、倭寇、亡命之徒橫行無忌,直到隆慶六年,才被俞大猷給擊敗,最后被抓,梟首示眾。
而這兩個參將和把總的作為,大約總結一下就是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錢財侵略如火,三杯兩盞難知如陰,升官發財動如雷霆。
“為何現在才論死”朱翊鈞不明所以的問道,按照大明興文匽武的烈度,這三個武將,隆慶二年犯的錯,居然被收押到了現在
王崇古沉默了片刻說道“陛下,現在可以殺了。”
“以前為何不能殺”朱翊鈞仍然不甘心的追問道。
“陛下,別問了,別問了。”王崇古仍然堅持不肯說。
“究竟為何大司寇為何忌諱莫深”朱翊鈞繼續追問,他今天還真的要問個明白。
萬士和見王崇古死活不肯說,想了想說道“大司寇這有什么不能講的,文華殿內,不就是議事的嗎這三人都托庇于王世貞的父親王忬,而王世貞,號稱復古七子之首,主盟文壇魁首罷了。”
朱翊鈞聽懂了,不住的點頭說道“原來是姑息啊。”
“王世貞不是鄖陽督撫嗎他主盟文壇好大的名號啊,先生都不敢號稱主盟文壇。”
復古七子之首,這個名頭朱翊鈞非常不喜歡,復古崇古蔚然成風,連高拱都不贊成這種做法。
“張宏,你找找王世貞去年上的地震疏,朕對那本印象深刻。”朱翊鈞對王世貞的印象不深,唯獨記得有這么一本奏疏。
張宏很快就把奏疏找了出來,朱翊鈞看了半天,眉頭緊皺的說道“王世貞真的是文壇魁首嗎儒家經典包括了占卜的學問嗎他說他詳細參閱了西漢時候的占卜大師京房的占卜之說,認為去年湖廣地震,是因為臣道太盛、坤維不寧所致。”
“陛下子不語怪力亂神。”張居正有見過這本奏疏,呂調陽貼了張空白浮票,視為彈劾張居正的奏疏,皇帝就畫了個x,朱翊鈞其實當時也沒當回事兒,就覺得這是個賤儒,在牽強附會。
哪怕是把地震歸咎于地龍翻身,那也是自然現象,說是張居正當國導致的地震,張居正是氫彈嗎埋在地底下爆炸了能引發地震張居正得多大的當量,才能炸出地震這種自然災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