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古擺了擺手說道“我在不跪榜上填了名,日后你可不能再跪了,本來官廠多事,就是滿腦門的官司,你日后再跪,就把我跪到天牢里去了。”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誠不欺我啊。”
“是。”陳德柱聽聞只好站起來,頗為恭順的說道。
王崇古順著中軸闊路一邊走,一邊問道“高溫補貼發下去了嗎這個錢若是被問出來有人上下其手,我怕是要進快活碑林,被人世世代代嘲弄了。”
有些錢是可以拿的,比如羊毛堆積,找廠外苦力處置,這個賬不好對賬,包攬差事的大把頭,就會搞一些小動作,只要成本上,不超過自己處置的成本,王崇古一般都是聽之任之,但是有些錢是碰都不能碰的,比如這個高溫補貼,這可是用命換來的錢。
朝廷每月都會派緹騎風聞言事,這要是被問出來,王崇古、陳德柱,官廠內外都得刻在快活碑林之中。
快活碑林,就是為了快活而吃拿卡要,貪墨鉅萬,最后在碑林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和高度。
在羞辱人這方面,王崇古對皇帝的能力是非常認可的。
“這錢拿了,匠人們怕不是先敲我腦袋咧。”陳德柱滿臉堆笑的說道“這有的錢拿了,匠人忍了,答應給的不給,一把子力氣的匠人,真的會殺人的,老實人發脾氣,最是可怕。”
“嗯,知道就好。”王崇古對陳德柱的話,非常認可,行之者一,信實而已。
王崇古對于信實的理解,和張居正又不太一樣,在他看來,信實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這一點和他一貫以來的信念是十分契合的。
朝廷答應給高溫補貼,不給了,卻還要歌頌困難,那匠人真的會發脾氣的,陳德柱的回答是自下而上的回答,而王崇古的要求是自上而下的。
不信守承諾,答應的條件不給,短時間內,看不出什么來,但是這人心頭的火,累積起來,量變成為質變,就是天傾地覆。
朝廷給了任務,我做好了,朝廷給恩賞;做不好,朝廷給威罰;朝廷承諾的兌現了,下面人就更加努力干活,這不是天經地義之事
道理往往如此,但現實不是如此。
就像是明明給邊軍吃飽了,邊軍就能守住關隘城池,給邊軍半餉,就能殺穿賊人,但往往答案是邊軍饑腸轆轆。
王崇古端著手問道“我要的東西弄好了嗎”
“弄好了。”陳德柱趕忙回答道“已經用上了。”
“去看看。”王崇古徑直走向了洗羊毛的工場,這里因為需要加熱,所以夏天的時候,真的能熱死人。
九月其實已經進入了深秋,秋老虎已經只有最后一點力氣逞兇,但是這個羊毛工場里,依舊是跟蒸籠沒什么區別。
“39度,嗯,不錯不錯。”王崇古走進去就出了一身的汗,來到了溫度計前,讀出了溫度,39度的室溫,依舊很熱很熱,但也不是一個熱死人的溫度了。
工場里風一陣又一陣,這是王崇古設計的羊毛清洗工場的空氣循環系統,這一套系統包括了水排、鼓風機和水簾墻。
水簾墻是特別燒制的磚瓦,抽出的井水灑在瓦墻之上,冷卻瓦墻的同時,一共七個水排組成的鼓風系統,水車帶動輪轂轉動,輪轂帶動風葉,將瓦墻上的水汽吹到整個工場之中。
這不是王崇古一個人的發明,是工場里工匠們集思廣益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