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伴啊,你看看,你這書讀的不夠精,前面丘濬已經提了人力,若丘濬功力的意思是人力勞動的話,那還要用功力這個概念嗎”朱翊鈞卻不是很贊同的說道。
“那臣就不知道了。”張宏略顯迷茫的說道。
陛下說的很有道理,商品的價格貴賤,到底和有什么聯系能把商品價格貴賤和人力勞動聯系在一起,已經是一種很大膽的想法了。
至少在當下,除了丘濬之外,大明的經濟學理念,就是物以稀為貴的供需論,供應少,需求大,價格會貴。
而把商品價格和勞動聯系在一起,將價值和勞動的強度、時間,聯系在一起,還是王崇古給洗羊毛的苦力高溫補貼,讓張宏略有所悟。
可是丘濬所言,功力就真的只是勞動嗎
“這個功力到底是什么呢”朱翊鈞思慮了很久,畫了一個陰陽兩極圖,萬事不決則陰陽矛盾,朱翊鈞已經形成了這種路徑依賴,這也是祖宗家法的一部分,畢竟朱元璋親自注解過老子的道德經。
朱翊鈞笑著說道“管子曰物多則賤,物寡則貴。孟子曰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朕有點想明白了,這說的是交換的價值,多了就會賤,少了就會貴,這就是物品價格各不相同的內情。”
“丘濬將物品、商品的價值歸咎于自然稟賦和人力,而人賦予了自然無窮之物使用的價值。”
“所以,物情包括了兩種價值,一種是交換價值,一種是使用價值。”
“我們以毛呢官廠的毛料為例,精紡毛呢一日二十匹,粗紡毛呢一日六百匹,精紡毛呢的交換價值,高于了粗放毛呢,物以稀為貴,而使用價值而言,精紡毛呢的重量是粗紡的三倍,用毛呢做衣料,就是為了防寒,精紡毛呢的使用價值,也高于粗紡毛呢。”
“所以精紡毛呢價高。”
“功力,不僅僅是人力勞動的強弱和時間長短的價值,這是使用的價值,還有物以稀為貴供需關系的交換價值。”
張宏沉默了許久問道“陛下,丘濬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朱翊鈞立刻說道“他是不是這個意思重要嗎朕說他是這個意思,他還能托夢告訴朕,不是這個意思嗎朕說他是這個意思,他就是這個意思,張大伴,你到底什么意思”
“臣沒什么意思。”張宏選擇了認輸,跟陛下吵架絕對不是個明智的選擇,偉大而英明的陛下,本身就很擅長道理,還特喜歡以勢壓人,你是皇帝,你說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張宏認真的記下了筆記思索了片刻,選擇了放棄。
在陛下身邊做事,需要學會一種擺爛和放棄的心態,有些道理陛下、元輔、皇叔朱載堉能明白,張宏和馮保是真的想不明白。
根本聽不懂陛下研究這玩意兒到底有什么用,他也不知道陛下這個論述到底在論述什么。
“臣愚鈍。”張宏直接不走彎路,選擇了擺爛。
朱翊鈞笑了笑,繼續丘濬的大學衍義補,朱翊鈞之所以讀這個,完全是因為張居正最近講管子,可是管子已經是春秋時候的人物了,他的一些觀點和認知,已經不符合世勢了,但是經濟理論,大明不是沒人研究,丘濬的研究就很透徹了,人類賦予了萬物使用的意義。
生產,就是滿足特定需求的使用價值,需要進行特定的生產活動。
次日的清晨,朱翊鈞在接見安東尼奧的之前,先讓張宏把昨日的討論,給廷臣們挨個發了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