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怪異,這么暴戾的事情發生,居然沒有任何人伏闕,膽子這么小,說自己有骨鯁之氣
張居正頗為淡定的說道“臣以為陛下做的極好,陳友仁的名字大抵起錯了。”
張居正對于小皇帝立規矩的做法非常贊同,戚繼光是戚帥,只要他還當大將軍,就不能做出進一步過激的反應,否則就落入了敵人的圈套中。
京營的名譽需要維護,戚繼光本人是本人,而他的名字是一個符號,由下救黔首的意志所凝聚而成。
陛下出手果斷狠辣,在所有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皇帝已經調查清楚,直奔書社,砸了那家書社,砍了搖唇鼓舌之徒。
張居正不太贊同譚綸一味的激進,但是張居正不同意完全的保守,完全的保守還當什么革新派該出手的時候就要出手。
小皇帝現在還小,再大些就知道了,作為皇帝,朱翊鈞的權力是無限大的,如何正確使用這個權力,就是張居正作為帝師的重要工作。
這個立規矩的手段,張居正是極為贊同的,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不死人,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慶賞和威罰這對矛盾是相輔相成的,無論缺少了哪個,對于國朝都是大危害。
陳友仁案在張居正的不作為下,宣布了結案,張居正作為帝師,不肯糾正這種暴戾的行為,剩下的人就更無法糾正了。
朱翊鈞從張宏的手中拿過了一卷海帶說道“解刳院的大醫官李時珍和陳實功,發現了大脖子病的主要原因,李時珍和陳實功觀察到,在沿海地區,八到十歲的孩子有大脖子病的少之又少,大約在1左右,而到了內陸則是超過了10,十個孩子里,就有一個是大脖子病。”
“而大量食用海帶,可以有效的預防大脖子病和呆小病。”
“就是此物,宮中貢品方物。”
大脖子癭病和呆小病,在大明被歸到了畸零戶的范圍內,畸零戶,鰥寡孤獨就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孤兒或者有畸形被遺棄之人。
畸零戶沒有價值的人,而大脖子病占據了其中的主流。
陳實功和李時珍就發現,大明沿海地區的惠民藥局,就很少說到大脖子病和呆小癥,而內陸比較多,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發現了和水質有關,而且可以食用海帶可以有效預防大脖子病。
朱翊鈞頗為感慨的說道“宮中有昆布,就是解刳院里提到的海帶,是從朝鮮來的貢品,朕打算在天津衛開始試著種植此物。”
“此物極為鮮美,送于先生品嘗。”
海帶在大明被叫做昆布,這東西大明居然沒有,朝鮮進貢的方物里才有,所以,皇宮里很少有大脖子病。
陳實功和李時珍的研究對象,正是大明皇帝和潞王殿下。
海帶燉肉,潞王朱翊镠的最愛,朱翊鈞也很喜歡吃,因為確實好吃。
而李時珍研究發現,海帶上掛的那一層白霜,不是臟,而是一種藥材,被李時珍稱之為甘露醇的東西,可以為譚綸調理身體。
這是在張四維身上得到的踐履之實,張四維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因為長期久坐、少動、肥胖、中毒的關系,張四維進了解刳院后,就病倒了。
沒有貢獻足夠多的醫學經驗的情況下,張四維怎么可以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