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時珍和陳實功的精心調理下,張四維的身體恢復了健康,能夠更加長期的參與到解刳活動當中,為大明醫學進步,更多的經驗。
當然張四維本人的意愿并不重要,在解刳院里,連清醒都是一種奢侈。
海帶洗干凈曬干,易于長期保存,便于在內陸地區運輸,產量極大,是生民好物,最開始的時候,這東西可能會很貴,但終究會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寶岐司已經在番薯的種植上,已經獲得了大量的成果,現在寶岐司將目光看向了海帶。
張居正再次俯首說道“臣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既然解刳院已經發現了海帶能夠預防大脖子病,朝廷又有寶岐司,那就可以開始準備培育之事了,朝鮮有大量的種植,可以去那邊取經。
海帶出口是倭國明治維新時,極其重要出口產物,但是現在,大明開始留心此事后,那就沒有倭國的份兒了。
朱翊鈞拿出了天體運行論,跟張居正探討著關于日食月食、地月距離的測算,想要精確的計算地月距離,就要計算地球的直徑,而計算地球直徑,就需要用到弧度測量法。
計算方式很簡單,同一經度之下,在同一時間,兩地太陽出地的角度相減,等于地心角,知道兩地距離就可以通過圓的周長公式很簡單的計算出來了。
這里面第一個問題就是同一經度,如何確定觀測的兩個地方,是同一經度,緯度可以用月出地角度去計算,經度的計算,就非常困難了。
如何確定是同一時間,這需要精確計時,即便是現在朱翊鈞手里的這顆鄭王表,其精度已經夠用了,但是在精確繪側的情況下,依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至于知道兩地的距離,那就需要皇叔朱載堉了。
“先生,這天下真的有神仙嗎”朱翊鈞和張居正探討著大地繪測的事兒,突然問道。
“子不語怪力亂神。”張居正十分鄭重的說道“臣以為是沒有神仙的。”
雖然張居正不知道小皇帝為何這么說,但是對于修道這件事,張居正表示堅決反對
年紀輕輕的就學一把年紀,住進西苑還不夠,絕對不能修道
研究算學,不能往研究神學上靠攏,誠然在研究算學的時候,會產生很多的困惑,進而對于神鬼之說產生認可,可張居正是不希望這種事發生的。
“元時郭守敬,就是個神仙啊,朕和皇叔現在研究的繪測法,還是逃不脫郭神仙的五指山,他真的厲害。”朱翊鈞看張居正如臨大敵的樣子,就知道自家先生又誤會了,他笑著解釋道。
說是繪測厲害,不是說天地真的有神佛。
“陛下說這個神仙啊,那真的是神仙。”張居正一聽皇帝這個神仙說的形容詞,而不是名詞,立刻表示認同,郭守敬是真的厲害。
研究歷法和算學,郭守敬就是個繞不開的人,的確是陸地神仙,四海繪測的內容,對于大明而言,仍然不能實現。
朱載堉進行了一番考古式科研,解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精確的求兩地的距離,三角網測繪法。
在郭守敬的觀測基礎上,朱載堉將三角網變成了立三角體網,將簡單的平面三角形,繪制成為一種立體的三角體,進行計算。
只需要測量出一段精確基線的長,和觀測出的角度,就可以利用正弦表,精準的計算出距離,關于精準繪測,朱載堉已經開始進行了觀測角度直接使用六分儀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