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元輔面子,那就是找死。
焦竑進了國子監后,立刻恢復了自信來,差生文具多,這些監生們,禮數倒是周全,但是學問而言,都不怎么樣。
焦竑入國子監,就是學算學來了,他對算學也有些興趣。
但是很快焦竑就察覺到了算學的難。
國子監的算學是單獨的積分制。
焦竑剛入學,入的是度數堂,一年十二次考試,十分制,最高十分,最低0分,每年考夠了90分才能從算學啟蒙的度數堂,升齋堂到旁通堂讀算學寶鑒、算法統宗、泰西算法。
再經過一年考試,考過了90分,才能入明理堂,明理堂就是世子朱載堉的門徒了,負責度數堂、和旁通堂的閱卷。
國子監本有六堂,正義、崇志、廣業三堂的學制是一年半,除了原來的成績外,算學成績必須達到60分才能升入修道、誠心二堂,這兩個堂學制也是一年半,算學成績必須達到80分以上,才能升入率性堂,獲得童生資格,開始準備鄉試。
明理堂和率性堂,是國子監內的兩個上舍。
修道、誠心、旁通是中舍,而正義、崇業、廣業、度數是下舍。
上中下三舍,就是三個年級。
若是舉人入學,則插班到修道堂內,對于舉人出身的學子,國子監并無上課、考試的要求,因為大部分的舉人入國子監都是撈個身份,主要是為了會試。
焦竑開始上算學的時候,開始還不覺得有什么恐怖,不就是加減乘除嗎而后隨著課題的逐漸深入,焦竑開始麻,而后開始頭皮發麻。
他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是怎么考中舉人的,是不是自己的父親,在不知道的時候,給他用了銀子開路。
算學啟蒙直接將他打蒙了,算學這東西,真的是人學的嗎
學正站在前面開口說道“我有一壺酒,攜壺游春走,遇店加一倍,逢友飲一斗,店友經四處,沒了湖中酒,借問此壺中,原有多少斗。”
這考的是算學也是邏輯,而焦竑經過反復計算,終于得到了一個結果,但是他算錯了,他倒著推少算了一次店,就算錯了,而后他采用了天元術,正著走了一遍,反而算對了。
答案是15\16斗。
焦竑找到了新的樂趣。
十月初三,朱翊鈞一如既往的來到了文華殿,召開了大朝會,開始了每月的常朝。
等到見完了大禮,所有人都看向了臺上的皇帝陛下。
馮保一甩拂塵,大聲的說道“宣琉球國使者覲見。”
“臣琉球正議大夫鄭憲、臣琉球中山王王府長史鄭佑,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兩個琉球使者入殿,行大禮。速贏
鄭憲、鄭佑再拜,鄭憲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先王已薨,懇求陛下冊封世子尚永為國王。”
琉球使者這次入朝是為了請求皇帝冊封琉球國世子尚永為中山王,老國王死了,新國王已經主政,希望得到朝廷的冊封。
“這件事禮部已經奏聞,朕不解,王世子本是尚康,為何要擁簇尚永為王”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按照藩國儀注所錄,老國王定下的世子明明是尚康,王世子尚康還活著,結果琉球的臣子們擁簇尚永為王,這必然是要問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