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在毛利藩,備后國沼隈郡的鞆城,距離長崎不遠。”孫克毅笑著說道“足利義昭跑到毛利藩跟毛利家督討飯,讓毛利家督非常的為難,正想著辦法送走這個瘟神,正好咱們跟足利義昭聯系,所以,毛利藩家督毛利輝元,打算禮送出境,把足利義昭送過來。”
“那就去接一下吧。”徐渭聽聞點頭說道“畢竟是咱們大明的狗,這么四處討飯,也不是個事兒。”
室町幕府的將軍足利義昭,其一生的寫照,就兩個字討飯。
他的哥哥是上一代幕府將軍,哥哥被叛臣所殺之后,足利義昭還俗,開始討飯,或者說振興室町幕府。
倭國有個習俗,那就是未能獲得嗣子地位的將軍之子,都要出家,足利義昭的哥哥獲得了幕府將軍的地位,足利義昭本人就只能出家。
哥哥死了,足利義昭還俗,可是要繼承將軍之位,就要提刀上洛,也就是打敗所有反對者,提著刀進入京都,獲得天皇的任命,就是提刀上洛,和天皇痛陳利害。
足利義昭討飯,混了個討飯公方、貧乏公方的名號,討了幾年沒討出個名堂,直到討到了尾張國織田信長那里,織田信長正好也要上洛,缺個名分,和足利義昭一拍即合,雙方開始合作。
足利義昭擁有名分,而且還有武家的名望,而織田信長則擁有武力,雙方合作緊密而充分,上洛的過程也十分的輕松,足利義昭成為了公認的幕府將軍。
但是足利義昭很快就跟織田信長鬧翻了。
鬧翻的原因很簡單,權力。
織田信長要做天下人,就是掌握倭國全部權力的人,天之下最有權勢的那個人,織田信長憑借強橫的武力,不斷增加對室町幕府的約束,掏空室町幕府的統治根基。
足利義昭不肯讓織田信長做天下人,他開始聯合與織田信長為敵的諸多大名和僧兵,對織田信長展開了圍剿,也就是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建立。
足利義昭是有名分的,室町幕府是大明冊封過的倭國國王,而足利義昭還被天皇冊封。
作為武家的代表,足利義昭還是有很強的影響力。
武家起源于平氏和源氏,和公家相對,公家一般指的是天皇、朝廷、貴族等等,隨著幕府的建立,公家已經完全被武家架空。
大明如果要冊封足利義昭,就會叫他源昭,而足利義昭要自稱日本國王臣源昭等為抬頭。
第二次織田信長包圍網的破滅,討飯國王足利義昭被流放。
討飯公方再次開始了他的討飯之旅,相繼在河內、和泉、紀伊等各地流浪,在萬歷四年二月,足利義昭開始流浪到鞆城,這里是毛利藩的地盤,家督叫毛利輝元。
毛利輝元面對足利義昭也很為難。
一來是懼怕織田信長,織田信長這個尾張大傻瓜,在武力上反復的證明過了自己,誰接受了足利義昭就是和織田信長為敵;
二來是足利義昭是沒有任何照會的情況下,對近臣下達了緘口的命令,偷偷到了鞆城;
三來,則長州藩,也就是毛利藩,仍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
足利義昭沒有打任何的招呼就來到了毛利藩,這種行為就逼著毛利輝元撕破和織田信長的盟約。
毛利輝元又不得不保護足利義昭,畢竟足利義昭在武家,也就是各個大名之間,還是有很強的號召力,就像三國的時候,漢獻帝無論跑到了哪方勢力,這一方諸侯,都得保證漢獻帝的安全。
atscrittye\text\javascrit\atry{ggauto}catchex{}at\scrit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