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冕和袞服,是大明區分朝貢國親疏遠近的標志,比如琉球、朝鮮國王的冕服是九旒,袞服是九章,圭為九寸,金鉤革帶等等,而安南和倭國則是七旒七章七寸,再遠一些比如滿剌加國、錫蘭等等,就是五章。
順義王俺答汗的就是五章袞服。
朱翊鈞在西苑門前,上了大駕玉輅,而后來到了午門之前,時隔兩年半,被焚毀的皇宮中軸線終于復建,關閉了兩年半的宮門,在皇帝的車駕到來的時候,在鼓聲炮聲中緩緩打開。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隨著宮門的打開是恭候兩側的文武群臣跪下見禮。
朱翊鈞站在大駕玉路上,手向前虛伸說道“平身。”
小黃門一個接著一個傳遞著天語綸音,而朱翊鈞一步步的走下了大駕玉輅,抬頭看著午門上的樓閣,琉璃瓦在朝陽之下,熠熠生輝,閃爍著迷幻的光芒。
朱翊鈞一步步的走上了五道金水橋,走進了皇宮。
走過門洞后豁然開朗,一個開闊的廣場,朱翊鈞跺了跺腳,看著王崇古說道“這地面也是石灰砌筑”
“回稟陛下,這是專門燒制的廣場磚,耐磨抗折、肌理自然、防滑美觀,不是石灰砌筑,回填是三合土夯實三丈深,而后以石灰鋪裝。”王崇古趕忙回答道。
回填絕對不是建筑垃圾,是三丈厚的夯土層,王崇古用自己的命做擔保,保質保量。
這個廣場磚的工藝,王崇古沒有說明,但是其質量絕不亞于之前使用的金磚,但是價格不到金磚的十分之一。
御窯金磚,是蘇州香山幫的陸慕磚窯,因為參與到了京師皇宮鼎建,被賜名御窯,之前大明的磚都要在長洲供應,要走運河的漕運,這就導致了其價格的昂貴,貴在運費上。
御窯金磚,一塊就要八錢銀子,從午門到皇極門這段距離就要用四千多塊。
而這次翻新,王崇古用的這種廣場磚,色澤上,和金磚無二,但是質量更加上乘,一塊只要七十文。
之所以王崇古敢用九族當擔保,說質量比金磚好,完全是因為用到了全新的技術,高溫燒結。
一塊磚要經過三十一道工序,極為繁瑣,比如這里面就有磁選篩鐵,就是在球磨之后過磁選篩除鐵料防止釉面發綠,而高溫采用的是慢燒,球磨則是用球研磨,保證細料的精細。
整個廣場,王崇古敢保證,絕對經久耐用,說句不客氣的,大明亡了,這磚還結結實實。
朱翊鈞踩了踩,非常滿意,午門之內是內金水河,內金水河兩邊是左順門和右順門,右順門通向武英殿,左順門通向文華殿和內閣,水波蕩漾,內金水橋前就是皇極門。
皇極門,金碧輝煌。
朱翊鈞走過了皇極門,拍了拍門洞,走了進去,這玩意兒極為厚重,本來是磚包城墻,現在變成了鋼混包裹夯土城墻,其質量大約把九斤藥火炮拉過來轟,都只能留下一個坑。
atscrittye\text\javascrit\atry{ggauto}catchex{}at\scrit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