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此言,廷臣們左右議論了一下,京營給的軍餉足,軍紀好,說得過去,那薊州衛軍那會兒連全餉都拿不到,只有半餉,也沒有鬧出這種亂子。
“海總憲,遼東和薊門又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的,具體的事情,具體看待便是。”戚繼光其實不擅辯,戚繼光一知道李成梁的花樓,就知道要糟,準備了不少的理由,本來都要把人給繞進去了,結果這個海瑞,他居然翻舊賬
戚繼光和李成梁完全不同,戚繼光練兵極強,令行禁止是他連戰連勝的不二法門,李成梁在練兵之事上,的確不如戚繼光。
“所以,是誰的問題就是誰的問題。”海瑞沒有咄咄逼人,反駁了戚繼光的說法之后,就坐直了身子,繼續廷議。
譚綸立刻開口說道“那怎么辦讓這三千客兵出去為非作歹去客兵的軍紀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遼東酷寒之地,打了好幾年仗,遼東的軍兵還不能享受享受了”
“京營軍卒,來自大明各地優中選優,李成梁的客兵都是什么人,大家也都清楚,個個都是亡命之徒。”
“這周詠,多少有點無事生非。”
譚綸覺得這個周詠這份彈劾的奏疏多少有點沒事找事,但遼東巡撫和總兵顯而易見的鬧了矛盾,恐怕不利于遼東局面。
客兵的軍紀要是好,大明早就遍地募兵制了,李成梁的兵源跟京營根本沒法比,京營可以從大明兩京一十三省遴選忠勇之士,李成梁手下客兵家丁,全都是亡命之徒。
大明軍費一年一千萬銀,有八百萬都是用在衛所軍卒身上,客兵是把雙刃劍,唐玄宗廢府兵制,導致藩鎮做大的歷史教訓在前,只能募兵制和軍屯衛所并行。
張學顏一臉無奈的說道“周詠也不是無事生非,實在是這老李,是一點面子不給周巡撫。”
李成梁出塞作戰都帶著張學顏,李成梁在前面沖鋒陷陣,張學顏在后面安定后方和補給,兩個人是抵背殺敵殺出來的戰友情,李成梁報軍功都要給張學顏報一份。
遼東巡撫周詠在萬歷五年去了遼東,那真的是小妾進家門,哪哪都不是。
張學顏當初讓李成梁把花樓給關了,說容易引起非議,李成梁就把花樓給關門了,主要是朝廷補了全餉,李成梁也沒必要用這種手段籠絡人心,周詠勸李成梁管一管鐵嶺衛這個魔窟,理由也是怕引起非議,李成梁直接把花樓重開
主打一個叛逆。
張學顏勸李成梁不要以身犯險,李成梁覺得是大兄弟關心自己的安危,周詠去勸,李成梁覺得這周詠管的太寬,打仗的事兒,一個措大懂個屁
李成梁連戰連勝,軍功在身,兒子李如松是京營第一銳營參將,但凡是硬仗,李如松都是為王前驅,打硬仗沖鋒在前。
周詠不求有張學顏的地位,但自己說的話屁用沒有,反而變本加厲,這便告到了京堂。
萬士和敏銳的察覺到了一些問題,他好奇的問道“張尚書在遼東的時候,是不是也去過花樓啊。”
“啊這個,確實是去過。”張學顏露出了一些尷尬,而后又覺得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兒,李成梁這種渾人,你要跟他關系好,這花樓請你去,你必須去,你不去,就是不給面子,李成梁若是犯渾,指定沒他張學顏好果子吃。
“那怪不得張尚書和寧遠侯關系如此和睦。”萬士和笑呵呵的看向了中書舍人的方向,今天中書舍人掉茅坑里了,去上廁所這么久都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