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祐倒是一副看熱鬧的樣子,笑著說道“陛下是知道臣的,若是臣出手,這李元約連根毛都找不到。”
朱翊鈞笑著說道“一根毛都找不到”
“一根毛都找不到。”趙夢祐十分肯定的回答。
這事兒還真不是趙夢祐透露消息,他正在調查李元約除了生活作風問題之外的其他問題,尤其是指使殺人,他還沒動手,李元約就被人給肢解了。
“李元約真的是膽子大啊,郝家的案子剛剛結案,他就又開始活動了,他一直這么勇嗎”朱翊鈞放下了奏疏,這個案子,大理寺和刑部正在研究,朱翊鈞只能說李元約是在死亡的邊緣瘋狂的試探。
自作孽,當真不可活。
“嗯,俸祿不夠揮霍,就只能想點辦法了。”趙夢祐倒是能理解,還沒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李元約就又開始作死,其實李元約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李元約缺錢。
不肯讀矛盾說、不肯去當監當官,僅僅靠著比稟生多一點的俸祿,生活都不夠,更別說走傳統晉升路線,那需要海量的銀子去鋪路。
給座師冰敬碳敬這兩次孝敬,一次一千兩銀子,李元約就得想盡辦法,更別說逢年過節了,這條路其實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稍微細致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李元約找的姘頭,都是富家女人。
案子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李元約有功名在身,這是大明給學而優則仕的士子們的特權,以期望他們竭盡所能的食君俸忠君事,為大明國事奔波,那個將李元約殺死并且大卸十八塊的壯漢,沒有被無罪釋放,而是因為不義,被流放到了大寧衛墾荒。
大寧衛在侯于趙手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雖然依舊苦寒,但也不是人不能活的地方。
萬歷八年的會試,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科舉所吸引,鴻臚寺卿陳學會,最近十分的頭疼,四夷館的番使詢問大明四夷館番夷學子是否可以參加科舉,陳學會嚴詞拒絕,而后稟報了陛下。
主要是朝鮮的學子在鬧騰,洪武、永樂年間,朝鮮學子可以參考,到了宣德年間,就完全不可以了。
四夷館的學子可以參加大明的科舉考試,的確是洪武、永樂年間的祖宗成法,朝鮮的訴求,真的不是無的放矢,洪武四年,金濤、樸實、柳伯儒參加了科舉,金濤是同進士出身第三甲第五名,樸實、柳伯儒名落孫山。
唐朝的科舉專門設有賓貢進士,就是給番夷科舉用的,回回人李彥升、新羅人金元卿、崔致遠都中了進士,五代十國時崔光胤,北宋的金行成、王彬、權適、元代時的安震、李谷等等。
番使們詢問賓貢進士,自唐就有,大明在洪武、永樂年間,別國學子也能參加大明科舉,怎么到了現在反而不行了
大明極度保守,就是比保守更保守,在這件事上,是沒有商量的余地的,禮部對此再次言辭拒絕,甚至專門上了一份奏疏,解釋了其中的詳情,不是開放包容的問題,是利益問題,舉人、進士的名額都是固定的,讓這些夷狄考試,那就真的是寧予友邦,不予家奴了。
萬士和還專門進宮了一趟,面呈陛下,把更深次的原因,剖析清楚。按照萬士和的一貫主張,夷狄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這些個夷狄參加大明科舉,不過是為了鍍金,而后歸國博弈效力去了,他們的根兒不在大明,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