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山海關,復行百余里,大地和天空在極遠之處交匯,在地與天遠遠相融的那地平線之下,是你想不出用什么單位來衡量的土地,自亙古以來的生命在這里生、在這里死,在土地里腐爛,變成了土地的養分,最終饋贈給勤勞的你。
這就是出關的原因。
你到了遼陽,跟著官差,官差隨手指給背著孩子的你,這一片都是你的,伱就種吧,種出來的東西,三年內都是你的。
第一個冬天是那么的冷,你住進了土窖里,不用嫌棄土窖,因為宋徽宗和宋欽宗北狩之后,也住這種土窖,你學會了使用土炕,你還領到了半車的煤,這是營堡的煤,明年是要用糧食還這筆債,不必擔心,營堡的煤六文一斤。
你熬過了冬天,開春開始開荒了,你抓了一把土地,黑色的土地黏在手上,作為農戶,你知道這是肥土,即便是只能一年一熟,也足夠讓你和你的孩子活下去。
你得到了五坰地,孩子被你寄養在了莊子里,莊子的婦人看這些孩子,只需要幾斗糧食就會看顧一年。
春天是一片充滿希望的黑,夏天則是喜人的綠,冬天那么白,讓你分不清楚東西南北甚至是上下的白。
兩年后,你蓋起了一個小院,有院墻也有雞窩,你趁著農閑回了老家,你以為你媳婦和父母已經死了,很幸運的是,他們還活著,你告訴了鄉親們在遼東的生活,而后你把自己快餓死的媳婦和父母,接到了遼東。
你似乎察覺到了你的媳婦為了弄點糧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連嫁妝都沒有的她,能出賣的東西,你心里有數,但你不是很在意,因為她活著,你的父母也活著,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天大的幸運,她活著的唯一希望,就是你在遼東真的能找到了活路。
人,以食為天,也以希望為食。
你真的找到了。
三年后,你又多了兩個孩子,這兩個孩子,有一個和你的眉眼不太像,但你沒有計較,因為這長大了也是個壯勞力,他喊你爹,也不會喊別人當爹,這一年遼東大將軍李成梁又要打仗,征召了你,你還以為要去送命,匆匆告別了父母和妻兒,甚至還大哭了一場。
結果到了地方,你才知道只是運糧,回來時,你還得了一兩銀子的賞錢。
你回到了家,老邁的母親憂思成疾,撒手人寰,埋在了村外的山丘上,父親也逐漸認不清人,但你知道,你在這片土地扎下了根兒。
隋煬帝自然有資格說江南好,哪怕最后死在了鶯鶯燕燕的胭脂堆里,也不曾悔過,但農夫沒有資格資格。
我夢江南好,赴遼亦偶然。
朱翊镠讀完了這篇散的不行,甚至連個中心思想都無法總結的散文,這更像是宋大為旅途中那些零零散散的夢囈,但卻讓他完全想明白了自己當初的那個問題,流民為何不去江南,而是去遼東。
他都是流民了,他還去什么江南。
“這個宋大為倒是沒有浪費內帑。”朱翊镠覺得這篇文章,值得陛下批下去的內帑,沒有浪費。
“哥,這個農戶,為何還把這個失節的媳婦帶到了遼東,那個不該有的孩子,居然還活的好好的”朱翊镠反復看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朱翊鈞看向了朱翊镠,眉頭稍微皺了一下,便釋然了,朱翊镠是天生貴人,他思考問題,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而不是農夫的立場上。
朱翊鈞認真的想了想說道“你這話說的,這農戶背著孩子入遼,必然是帶走了家里所有的糧食,甚至沒打算把爹娘媳婦接過去的,這農戶和背上的孩子,就是窮途末路之下最后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