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臣們都有些呆滯的看著張居正,陛下的話,本來是一句牢騷話,大家聽聽就是了,沒必要回答,大明的賤儒們總是希望不勞而獲,就是沒有任何付出就得到潑天的財富。
大明的開疆拓土,并不是在永樂年間結束,而是在萬歷年間結束,整個萬歷年間的開拓,一共為五個區域,大概二十個縣的規模。
可張居正回答了。
相比較大明在開海上的謹慎和小心,泰西的開海,總是顯得非常莽撞,既沒有強大的水師,也沒有商品的優勢,一頭扎進汪洋大海里,隨波逐流的種子,飄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芽。
“怕是等不到朕咽氣那天,他們就該罵朕揮霍無度了,花了那么多錢,什么都沒得到。”
“這是必然。”張居正忽然開口說道。
泰西霸主費利佩在學習大明,大明同樣在學習泰西,泰西的經濟羈縻成果就很值得大明借鑒,毛呢官廠,就是大明借鑒的典型。
日不落帝國西班牙的宮廷,沒有武力繩索,可以有效統治廣闊的殖民地。
大明的戰略一旦轉向全面收縮,失去了海貿的厚利,龐大的水師無法維持,大明開拓的總督府就會變成威脅大明東南漫長海岸線的海盜窩,大明恐怕要維持支付龐大的代價,來保證海岸線的安寧。
大明的內部矛盾在不斷激化,在刀刃向內的同時,將矛盾訴諸于外部戰爭,是封建帝制的必然。
無畏結局,但求無悔,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大明反反復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是反復了兩百多年了。
黎牙實說
黎牙實的游記之所以變成這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知道,他寫出來的游記,泰西人短時間內很難看得明白,他的讀者在大明,所以用漢話寫更加合適。
陳澤明不是賤儒。
“開海七事,朕準了,到時候,御史言官們又要說朕敗家子了。”朱翊鈞看著手中批評自己的奏疏,看著朝臣們笑著說道“一旦國朝風向轉為收縮,朕在南洋一百多個種植園的投入,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多日就會凋零。”
萬歷九年,是消化這些地方的一年,同樣也是繼續開拓,對元勛群島、和北虜宗主大汗王化的一年,這是萬歷九年第一次廷議確定的主要內容。
萬歷元年劉顯攻都掌蠻,改土歸流;萬歷三年,凌云翼攻破瑤民之變設立三縣;李成梁在萬歷十年遼東寬甸六堡;萬歷十一年到萬歷十三年冬,劉綎鎮蠻,在莽應龍死后,將東吁徹底打殘,開拓了云南龍川江河谷及哀牢山以南周邊區域;萬歷二十七年,播州楊應龍叛亂被平定,播州全面實土郡縣。
“朕算是看出來了,他早晚得死在這張嘴上。”朱翊鈞看完了雜報搖頭說道“但他說得對,朕便不能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