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士和也是為難,李太后催得急,陛下一點都不急,他為人臣,只能生受夾板氣。
“陛下,泰西特使就大明征戰問了幾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倒是頗為有趣。”萬士和見正事談完了,說起了自己最近聽到的趣聞。
“什么問題”朱翊鈞好奇的問道。
萬士和開口說道“那就是大明軍兵征戰時浪費的火藥、鉛子等物需要賠償嗎”
“什么意思賠償什么賠償”朱翊鈞呆滯了一下,這是什么地獄問題,是自己太蠢了聽不懂題目不成
萬士和更加明確的解釋道“不是每一發火銃擊發后,都會擊中敵人,火藥那么貴,火炮發射,沒有取得效果,偏廂戰車損壞丟棄道旁,這都是朝廷籌措制備的軍備,那誰來承擔這個損失這就是黎牙實的問題。”
“啊這”朱翊鈞看向了兵部尚書曾省吾,又看向了大司徒王國光、少司徒張學顏,一臉茫然的說道“朕一直自詡吝嗇,但這問題問的朕滿心疑惑,軍兵為大明征戰,為國死難,朕還要對他們索賠”
“看來,朕不夠吝嗇,也不對,這不是吝嗇不吝嗇的問題。”
萬士和左右看了看一臉哭笑不得的說道“鴻臚寺卿陳學會就問別的不提,那軍兵死在了戰場上,還怎么索賠人都死了。黎牙實說他還有家人。”
大明通和宮御書房西花廳內一片安靜,安靜到風聲吹過羅幕的聲音都清晰可聞。
朱翊鈞很難想象那種場景,軍兵在前線征戰后,大明戶部清吏司郎中寄賬單給對方家人你的兒子為國赴難,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通知到你。而你的兒子在死前,使用了朝廷籌措制造的偏廂戰車、火銃、長短兵、甲胄等總計價值xx兩白銀,這是賬單,扣除掉撫恤金后,仍有剩余部分將按xx利息計算,逾期將按xx利息罰息,請盡快繳納,感謝你和你的家人為國朝的貢獻。
“這不能用簡單的文化差異來概括了,這是威尼斯商人的紀實文學嗎”朱翊鈞呆滯了片刻,終于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真的這么搞,朱翊鈞覺得自己還是自己把腦袋擰下來,給軍兵當球踢好了,節省了中間環節,大明之前不發全餉就已經很離譜了,對軍兵索賠戰爭損失
萬士和憋著笑說道“不知道,陳學會對此只能表示震驚和不解。”
“哈哈。”朱翊鈞和群臣們都笑了起來,西花廳里充斥著歡快的空氣。
即便是泰西,西班牙的軍兵在戰爭中的損耗,也不會因為前線損失裝備而要求士兵賠償,整個泰西只有威尼斯商人會這樣,和大明歷來輕商有些類似,泰西也討厭威尼斯商人。
收斂尸骨官葬、致祭哀悼祈福、建祠立廟、給喪葬費、派遣使者慰問、免賦役差科、蔭補子嗣、優給遺屬這些都是大明明文的撫恤規定,例如陣亡病故軍給喪費一石,賜復五年,在營病故者半之;士卒戰傷除其籍,賜復三年,將校陣亡,其子世襲,加一秩等等。
緘竭節于國,有德在民,立祠賜額,建祠立廟祭奠,這是每個忠勇烈祠,都會有的一句,來自皇帝親筆手書,歷代皆是如此。
在很多地方,忠勇烈祠,都是當城隍廟和土地爺用,百姓自發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