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權力對人的異化,在整個過程中,縣太爺都因為權力在手,變成了貪嗔癡慢疑五毒之心。
李贄在論述了異化的存在,異化的現象之后,分析了異化的原因。
因為大明的科道言官,這股大明最重要的糾錯力量,失效了,都察院成博名之地,名望決定升轉,科臣舉著禮法的大旗,卻倒反天罡、大逆不道,萬歷初年譚綸因為咳嗽被彈劾之事,就是最典型的糾錯力量失效,科臣依附于明公存在,科臣成了權力的爪牙,權力失去了監察,異化就會成為必然。
“他李贄怎么學起了林輔成?話就說半截?”朱翊鈞翻了翻這本奏疏,非常生氣,沒了,說到這里的時候,李贄選擇了留白。
上一次李贄還對大明朝廷政令指指點點,那個天下皆醉我獨醒的樣子,讓人記憶深刻,現在也開始學起了林輔成的做派,我就指指點點,不說解決辦法。
李贄和林輔成溝通之后,就止步于此了,如何讓大明這股最重要的糾錯力量恢復,是朝廷明公們應該頭疼的問題,李贄選擇了避而不談。
馮保低聲說道:“其實他們也沒什么好的解決辦法,能把原因分析的如此清楚明白,可見二人是通力合作,已經盡力了。”
“準許刊行吧。”朱翊鈞思索了片刻,決定一字不改,就這樣刊發就是。
一個古怪的現狀,挑釁大明皇帝專權的自由派得托庇于大明皇帝生存,而本該冥頑不靈,到了斷頭臺才悔恨無比的皇帝,反而是自由派的最大支持者。
“又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朱翊鈞看著手里這本逍遙逸聞的初稿,面色復雜的說道:“朕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來,一個挑水都能折騰出這么多幺蛾子事兒的都察院,拿什么拯救它呢?”
讓林輔成和李贄閉嘴,就可以清閑一些,但問題就會徹底隱藏在水面之下,暗流涌動,更加危險。
大明其實已經做出了很多應對的手段,比如都察院御史必須要有地方履任的經驗,比如大明綱憲事類誣告反坐得到了深入執行,比如大明皇帝親自下旨為難。
“這般賤儒真的是,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朱翊鈞的腦海里閃過了好幾個解決辦法,但都不太完美。
自上而下的辦法有緹騎監察,但緹騎有諸多不便,到地方辦案困難重重,久任地方,又很容易成為塊塊的一份子;自下而上的辦法也有,那就是民間監察,但是民間監察,對大明而言又過于超前了一些,民間監察很容易成為勢要豪右的口舌,黨爭就從朝堂蔓延到了民間。
“下章內閣,讓先生也頭疼下。”朱翊鈞將奏疏合上,對著馮保笑呵呵的說道。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