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個大人物,在眥睚必報這四個字上,表現出了趨同性,其實也正常,人善被人欺,官場這個最大的名利場上,你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就永遠不用想進步這事兒,不能進步,等于死。
王崇古被宋仁東搞得有點頭疼,王崇古居然如此大度的放他一馬,也是事出有因,宋仁東值得王崇古青眼有加。
“不過他現在應該對兒女情長這事兒,看開了吧。”朱翊鈞簡單的訴說了一下自己炮制宋仁東的事情,分享了自己的快樂。
逛兩次青樓,就不會吃愛情的苦了。
一份快樂,分享給別人就是兩份快樂了,廷臣們對皇帝這種稀奇古怪的想法,也只能忍俊不禁。
“陛下,臣有諫言,陛下貴為天子,億萬瞻仰,怎么能以為難小民取樂呢?君子當學道愛人,臣以為不善,不應為君子所為。”海瑞一聽陛下如此胡鬧,立刻站起身來,俯首說道。
皇帝把人送青樓逛窯子,算怎么個事兒?
朱翊鈞立刻就知道為什么,道爺和先帝都討厭海瑞了。
嘮叨,作為至高無上的天子,一個人天天在耳邊嘮叨,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皇帝自然會厭煩。
“海總憲,你這話說的,你說怎么辦?這樣吧,把宋仁東流放到爪哇如何?畢竟誣告反坐。”萬士和不疾不徐的問道。
“理當規勸。”海瑞面色復雜的說道。
萬士和立刻笑著說道:“海總憲啊,這有道是說千萬句不如經一事,你說一千道一萬,能說得通嗎?宋仁東身邊就沒有一起長大的朋友勸他嗎?別說朋友,就他民告官的時候,沈一貫和王希元,沒勸他嗎?有用嗎?”
“遠的不說,海總憲在都察院,都察院那些個言官,勸有用嗎?一個挑水弄的滿城風雨,跑到西山煤局干點活,怨聲載道,說吃的不好,睡得不好,住的不好,一個月一共就干兩天活,說是干活,不如說是踏青,就這埋怨個不停。”
“那倒也是。”海瑞沉默了下來,勸要是有用的話,大明就沒有賤儒了。
最好的成長,莫過于經歷,對兒女情長充斥著美好的幻想,那就打破這個幻想就足夠了。
皇帝安排人帶著宋仁東去逛青樓,這看起來的確不靠譜,但海瑞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不對,但也沒錯。”海瑞思索了片刻,最終還是無奈的承認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也是辦法。
和當初海瑞評價張誠、張進,抽分洋舶一樣,不對,但沒錯。
朝里需要海瑞這樣的道德楷模,成為朝中的典范,成為斬殺貪官的利刃,同樣也需要萬士和這種萬金油,起到潤滑的作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陛下,是不是要重新修一下元史?”沈鯉作為禮部尚書,說出了一個提議,重修元史。
縱觀中原數以千年的歷史,修史修的最糙的不是韃清修的《明史》,明史可是修的十分細心,主要是因為韃清的政治需要,很多事都不能說,只能細心的去修,可謂是雕琢極深。
修史最不認真的,還不是被稱為魔法目錄的《晉書》,晉書雖然充斥著各種魔幻,但總體還是遵循了歷史脈絡,之所以魔幻,是因為戰亂導致史料丟失太過于嚴重,所以充滿了離奇的故事。
房玄齡修《晉書》是真的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