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外交政策是十分溫和的。
從國初大明就制定了十五個不征之國,除了矢志不渝的進攻北元,消滅這個前朝之外,大明沒有發動過持續的滅國戰爭,對麓川、安南的征戰,主要以防守反擊為主。
在永樂年間實際占領的安南,在宣德年間不情不愿的放棄,在正統年間確認放棄,也是朝中有人認為朱棣占領安南,違背了皇明祖訓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的事實,祖宗成法不可違,也是明朝的政治正確。
張璁、桂萼等人批評三楊,主要是為了批評賤儒,就只會守著祖宗成法,冥頑不靈,不知變通。
神田真一其實很了解大明,因為是天朝上國,自然要有大國雅量,說的更加簡單易懂,就是愛面兒。
給夠了大明面子,多大的梁子,也就過去了。
但現在神田真一清楚的知道了,大明變了,這一套不管用了,現在大明變得咄咄逼人,已經徹底沒有了雅量,做事斤斤計較,分毫必爭。
在十七條后,就是白銀硫磺條約,白銀硫磺條約又有了附屬條款,對馬島和一千五百萬銀的戰爭賠款。
織田信長不會在這份條約上簽字,而簽字的只能是他這個神田真一,而且他還必須簽字,除非神田真一瘋了,希望全面開戰。
“容我奏聞國內將軍,再做定奪。”神田真一眼睛珠子一轉,準備拿出拖字訣來,這是大明賤儒們常用的伎倆,很多事,大事拖成小事,小事拖成無事發生,非常好用。
拖著拖著,人們就不再關注了。
神田真一是儒教各種經典培養出來的官僚,整個東方,都被儒教文化影響,會點賤儒的招數理所當然。
高啟愚嘴角勾出了一抹笑容,有一種面對朝中賤儒的既視感,大明賤儒實在是太多了,各種招數,這么多年,高啟愚見得多了,用海瑞的話說,就是老手段了。
在如何做好一個賤儒方面,大明是倭國的活祖宗。
“你想拖下去?哦,沒關系,首里侯已經帶著水師前往了大阪灣,相信,織田信長會把簽好的條約,送到大明來。”高啟愚告訴神田真一一個絕望的現實,那就是大明并沒有因為他這個使者的到訪,而停止進攻。
沒有人規定,戰爭和談判不能同時進行。
神田真一聽聞,臉色從驚恐無比的震驚,再到茫然失措的迷茫,最后成為了死氣沉沉的頹然,這一次反抗大明深度干涉倭國國事的戰爭,倭國戰敗了,沒有了熊野水師,就代表著大明水師可以從漫長的海岸線任何適合登陸的地方登陸,進而對倭國展開進攻。
“我再次鄭重的告訴你,陛下因為擔心長崎總督府的安危,對白銀硫磺條約極為慎重,讓長崎總督府再商量下,就是不答應,廷議不通過,是你們自己挑起的戰爭,戰爭的惡果,就需要你們自己去承擔。”
“大明從未失去過大國雅量,陛下從來都是仁天子,你們這完全是咎由自取!”
“而且熊野水師盤踞在熊野灘,待在老巢里,大明水師也無可奈何,因為熊野水師更加了解熊野灘,但偏偏要跑去長崎作戰。”
高啟愚的話,讓神田真一更加頹然。
神田真一是倭國抵抗派的代表人物,而現在,結果證明了他們抵抗就如同一個笑話,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后果,需要承受大明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