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這門還真的難進,用了很多銀子,最終還是敲開了將軍的門,那么將軍,我們來談一談生意吧。”來人也不見禮,更不客氣,就是那么大大咧咧的坐在了織田信長的對面,不是跪坐,而是找了個低凳,倚在了上面。
“你很無禮。”織田信長感受到了侮辱,自從他從尾張國提刀上洛之后,就再也沒有敢在他面前如此囂張了。
“無禮?對待倭人需要禮嗎?有用嗎?”這商人渾然不在意的說道:“我叫劉長山,你叫我劉掌柜就行。”
劉長山是來自湖廣華容,他的本家遷徙到了元緒群島,和孫克毅這種追求朝廷封開拓勛爵不同,劉長山家里根本不追求來自皇帝的冊封,是萬歷六年朝廷下旨遷徙富戶的時候,為了躲避朝廷政令,離開了大明腹地。
即便是萬歷維新的反對派,對倭人的態度,絕對算不上友善,甚至極為惡劣,或者說在華夷之辨的教育下長大的儒生,很難對番夷有禮。
只要把對方開除人籍,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了起來。
“我們來談談生意吧,一個倭奴,價值四兩白銀,如何?將軍能征善戰,想來會獲得不少的俘虜,殺掉這些俘虜,就會被人指責,而且殺俘不祥,可是把這些俘虜放掉的話,就成了放虎歸山,但是安置他們又需要大量的銀子或者土地。”劉長山笑著說道:“我這個提議怎么樣?”
“把俘虜賣給我,你拿到價值四兩白銀的貨物,而后一轉手,賺個三五兩銀子不成問題,如此一來,三百萬兩白銀的助軍旅之費而已,十分輕松。”
“將軍,伱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
劉長山給了一個方案,一個倭奴換四兩白銀的貨物,轉手還有利潤,這樣一來,不用提高稅率就可以支付戰爭賠款了,不用喪失自己統治的基本盤,這聽起來無比的美妙。
“世間安有兩全法?你說的看起來兩全其美,但最大的問題,什么是俘虜呢?以往殺良冒功屢禁不絕,現在劫掠農戶就可以獲得俘虜了,畢竟相比較戰勝敵人,還是劫掠農戶來的簡單。”織田信長面色冷厲的說道。
什么狗屁的兩全法,只要俘虜和人頭一樣的值錢了,那殺良冒功劫掠農戶就會極為普遍。
“你看你看,我都給你把臺階和理由找好了,你非要把真相說出來,我就是一個商人,我又不是倭國的幕府將軍,我管倭奴哪里來的?你給我倭奴,我給你貨物,就是如此的簡單的以物易物而已。”劉長山兩手一攤,他就是給織田信長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罷了。
他一個商人,難道還要去分辨一下,這些倭奴都是什么來路?反正到了元緒群島的種植園,皮鞭甩起來,都是牲口。
把人閹了,就沒有多少世俗的欲望了,就會安安穩穩的干活到死。
“除了人口,你就沒有別的想要的東西嗎?”織田信長沉默了許久,誠然,劉長山也知道自己在放屁,就是給織田信長找臺階下罷了,織田信長非要自己說破,反而是自己扯了自己一巴掌。
要真的有辦法,織田信長也不會見劉長山了。
“除了倭奴,倭國還有值得我們圖謀的嗎?”劉長山反問了一句。
劉長山笑著說道:“對了,呂宋那邊開了一個大型的硫磺礦,就在棉蘭老島,那是一片火山,距離棉蘭老島的達沃城就只有八十里,國姓爺已經派遣了鄧子龍帶領牙兵、陳成毅帶了礦工前往,你知道的,有的時候礦工是極為優秀的兵源。”
“倭國除了白銀之外的特產,硫磺,我們也可以從呂宋購買。”
達沃那邊的礦山是一片活火山,仍在活躍著的火山,這就造成了附近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有人撿到了一塊巨大的狗頭金,引發了人們前往火山的熱忱,最終大明在達沃找到了銀礦和硫磺的礦苗,并且找到了大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