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王巡撫寫成奏疏,朕朱批,送京堂推行。”朱翊鈞思考再三,還是決定贊成王一鶚的想法。
這是解決白銀流入速度的手段自已,有沒有用還需要實踐,但有總比沒有強。
大明處于錢荒,整個世界同樣處于錢荒的狀態,大明的讀書人素來喜歡批評朝廷,尤其是各種鐵錢,更是被視為惡政中的惡政,從漢時開始的鐵錢,飛錢,都是被批判的對象。
但除了中原能夠奢侈的使用鐵來鑄錢之外,整個世界,連一個能大規模鑄造鐵錢的國家都沒有,大明鐵器行銷海外,已經穩居大宗商品第二,甚至正在挑戰棉布大宗商品第一的位置。
世界沒有高爐冶鐵術,各國更沒有鐵冶所。
泰西的錢荒,也是到了大航海時代,四處掠奪才逐漸緩解,但也只是泰西,整個世界仍然是處于絕對錢荒的時刻,只要大明可以完成對鈔法的探索,僅僅鈔法一項,就夠大明續命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了。
大明海外通行寶鈔,形成穩定的一般等價物,就會被用的到處都是,墨西哥、智利、巴西、泰西、非洲、大食國、蒙兀兒等等等等。
“這樣一來,豈不是說,倭國又會變成一個貨幣上的孤島?”朱翊鈞簡單思考了一下,得到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結論,倭國又在大明翻身的時候,遭受了無妄之災。
因為倭國的貨幣,是倭國通行寶鈔,和大明海外通行寶鈔不是一款,倭國的通行寶鈔是沒有蕉麻的,蕉麻產自呂宋,是一種絕佳的硬質纖維,具有拉力強、耐鹽、耐浸、耐腐蝕等等特點,倭國通行寶鈔是特制的,沒有蕉麻。
倭國要和世界商貿溝通,沒有大家都廣泛認可的貨幣,就無法貿易。
王崇古聽聞,笑呵呵的說道:“這也沒辦法,寶鈔大明自己也不夠用,就像米一樣。”
大明寶鈔注定會回流大明,作為錢法的一種補充,不夠用,自然不能犧牲自己的利益,來為倭國更換寶鈔了。
“開海遇到的第三個瓶頸,除了海外需求不足,白銀流入忽高忽低之外,還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海寇問題,在馬六甲海峽之內,大明船隊可以自由通行,但是在馬六甲海峽之外,海盜泛濫成災。”王一鶚談到了第三個瓶頸。
萬事萬物存在著普遍聯系,進而存在著普遍的矛盾,這三個瓶頸是相互關聯的。
大明商船出不了馬六甲海峽,在海寇這件事上,大明輻射范圍內,海寇已經偃旗息鼓,因為海寇的發端,倭國,已經被大明筑起了高墻,這道高墻是對馬島、長崎總督府和琉球,物理意義上的高墻,將倭寇牢牢的圈在了倭國。
如果費利佩二世能夠對英格蘭筑起高墻,泰西的海寇就能少一大半,畢竟私掠許可這種事兒,實在是太過于惡劣了。
“為什么要說大明商船越來越不喜歡出馬六甲海峽了?哪怕是有潑天的富貴,也不愿出去。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大明五桅過洋船的銷量沒有在放開后大肆增長,其主要還是由朝廷和五大遠洋商行購買。”王一鶚不是胡說,密州市舶司經停的五桅過洋船數量相對固定,而且幾個造船廠五桅過洋船的銷量也相對疲軟。
“如果說地中海是個風平浪靜的澡盆,那現在大明水師輻射范圍內,就是個人造的澡盆,相比較可怕多變的天象,人們還有些觀察的辦法去躲避,但是馬六甲、棉蘭老島達沃城之外,就是海盜狂歡肆虐之地,人禍泛濫成災。”王崇古看了王一鶚拿出了的數字,大明海商對五桅過洋船的興趣不高,因為沒有需求。
來自黑番國的象牙數量,也在累年減少。
簡而言之,大明海商都被陛下的強悍水師給慣壞了,不是大明水師能抵達的地方,海商都不去,誰愛去誰去,那些地方,營商環境過于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