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長崎總督府徹底站在了誰的立場上,誰就必然會成為了贏家。
織田信長聽聞長崎總督府有了調節矛盾的想法之后,大喜過望,在出發之前,頒布了檢地法,而后迅速趕到了長崎,織田信長從來不怕死,他怕的是大志未竟。
“說起來也是可笑,以前,我只想做好尾張國的國主,現在,我希望倭國變得更好。”織田信長見到了長崎總督徐渭,露出了一個十分真誠的笑容繼續說道:“無論這次談判結果如何,我都要感謝大明希望為倭國帶來和平的意愿。”
“李指揮,再次感謝你在本能寺之變時,派兵援護。”
織田信長不求這次能談出什么好的結果來,但大明這份意愿,還是讓織田信長感激不盡。
能坐到一起談一談,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幸運了。
“倭國因為戰亂缺糧缺的厲害,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白銀的提煉,你們打成什么樣,我們不管,但白銀的提煉,絕對不能因為戰爭,有任何影響。”徐渭再次表明了立場,之所以叫他們都到長崎來談判,大明也有自己的訴求。
倭國缺糧,已經缺到了影響白銀流入大明的地步,這個時候,長崎總督府無論如何都不能置之不理了。
本來徐渭、孫克毅判斷,這是短期的缺糧,等到糧食收獲的時候,就不會缺少了,但隨著時間的發酵,事情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百姓一揆越來越嚴重。
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里,倭國地面發生了超過二十三起百姓一揆,揭竿而起的動亂,甚至在石見銀山也有發生,白銀的開采停止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開始緩慢恢復。
到這種地步,長崎總督府不得不出面了。
“理應如此。”織田信長落座。
“織田關白,上次刺殺之事,我的確是兇手,刺客的確是我派去的,但我們都清楚,織田信孝,因何而死。”毛利輝元說起了上次他派刺客刺殺的事兒,這件事讓他非常郁悶。
在倭國,派人刺殺非常非常的常見,大戰之前,派點刺客就像是戰爭禮節一樣,但刺殺成功卻不多見,都是意思意思,毛利輝元就是隨便派了幾個人,誰能想到刺客能真的走到織田信長面前,還一槍把織田信孝給打死了?
毛利輝元倒是無所謂的說道:“當然,人的確是我派去的刺客殺的,你非要跟我死戰到底,我奉陪就是。”
“談國事不談家事。”織田信長倒是極為平靜的回答道。
“毛利輝元,你陰結陳繩,在圖謀我大明的水肥工藝?”徐渭看向了毛利輝元,說起了京師送來的邸報。
毛利輝元出價三百萬銀,向大明內鬼購買大明水肥工藝,陳繩在京活動,最后被潞王給擒下,送解刳院,明正典刑了。
毛利輝元倒是頗為坦然的說道:“我是國主也是大名主,倭國缺糧如此,我圖謀水肥,也不光是為了我自己,我問心無愧,大明問責,要殺要剮隨意。”
水肥是為了提高糧食產量,毛利輝元敢來長崎,不是不怕,而是必須要來,他不來,長崎總督府和織田信長真的站到一起,他毛利輝元也是必敗,左右都有可能死,還不如闖一闖這龍潭虎穴。
別的不提,只要長崎總督府牽制住了他的水師,地面進攻,毛利家根本無法抵抗。
“殺了你剮了你,你豈不成了倭國的英雄了?”徐渭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你真想要,可以跟長崎總督府說,我代你呈奏陛下,陛下不賣工藝,還不能賣你點水肥?鬼鬼祟祟,陰取配方工藝,搞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