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打算攻打朝鮮嗎?”王崇古吐了口濁氣,仍然不太清楚織田信長的目的。
倭國攻打朝鮮,大明怎么可能坐視不理?真的讓倭寇上了岸,大明永無寧日,無論何種原因,大明都會出兵。
張居正看著放在文華殿的巨大堪輿圖說道:“織田信長想的無外乎是,如果贏了,倭國拿到朝鮮東南部廣闊平原作為糧倉,如果輸了,就可以消滅掉足夠多的武士,減少糧食消耗,哪怕輸了,糧荒的問題也解決了。”
“他就不怕大明興兵伐倭嗎?”王國光嘴角抽動了下,嗤笑道:“國帑現在雖然窮了,可是這老庫里還有七百萬的存銀,足夠滅倭了。”
王國光作為大明的賬房先生,始終留著一筆錢,哪怕現在朝廷的歲收和開支平衡,依舊有七百萬銀的預算,來啟動戰爭,道爺就卡在這一個環節了,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來啟動,沒有招募到足夠的客兵,無法消滅俺答汗,越拖越久,窟窿越拖越大。
打起來,其實反而就簡單了,開始進攻的時候,一切都要向戰爭傾斜。
“他不怕,滅就滅吧,大明軟刀子殺人更疼,織田信長也是為了倭國的以后,大明就是再能殺人,還能把倭國八百余萬人殺干凈嗎?”張居正可以理解織田信長的謀劃,這是他的最后一舞,打贏了那自然一切都有,打輸了,就并入大明。
反正大明本身就是倭國的宗主國,大明不是泰西那幫紅毛番,殺人放火掠奪,斷絕文明的根基,這一戰,倭國最慘痛的結局,頂多就是被大明王化,這也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大明的軟刀子主要是白銀、寶鈔、貨物、高墻、倭女倭奴貿易,尤其是最后一項,大明在對倭政策上,從來沒有什么道德負擔,是倭國先犯賤的,嘉靖中期,倭患四起,生靈涂炭,烽火千里。
“說白了,就是賭國運罷了。”朱翊鈞總結性的說道,織田信長的行為,符合倭國的思考方式,賭國運,這是一波豪賭,把整個倭國壓上了賭桌的豪賭。
“對馬島上有大明的邪馬臺軍港,陛下,長崎總督府的奏疏,就是在詢問,邪馬臺軍港是否撤軍。”戚繼光面色十分凝重的說道:“陛下,雖然邪馬臺軍港只是一座孤城,但如果陛下下旨,大明軍可以保證,沒有旨意之前,這座孤城不會陷落。”
永不陷落的城池,是一種謊言,但戚繼光說了,朱翊鈞相信。
對馬島是倭國列島和朝鮮半島之間的腳踏石,無論是從朝鮮進攻倭國,還是倭國進攻朝鮮,對馬島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明在對馬島的軍港,名叫邪馬臺軍港,位于對馬島的中部,是一座良港,而且依山傍水,易守難攻,織田信長割讓了對馬島,大明軍前往營造港口,和對馬島宗氏發生了沖突,對馬島宗氏不敵大明軍,選擇了俯首稱臣。
現在對馬島宗氏有了倭國本土的支持,這眼中釘、肉中刺的邪馬臺軍港,就成了大明最危險的戰場。
“陛下,邪馬臺軍港,其建造之初,就參考了紅毛番的經驗,高墻、營寨、溝壑,留有水門,方便船艦補給,倭國的火器微弱,只要大明水師是優勢,邪馬臺軍港能夠獲得補給,邪馬臺可以守得住。”戚繼光簡單說明了一下邪馬臺軍港的營造標準,釘在敵人咽喉的一座重鎮,只要大明水師強橫,有補給,倭寇來多少殺多少。
倭寇攻城,缺乏重型火炮。
“容朕緩思。”朱翊鈞看著堪輿圖,手指在桌上不停地敲動著。
邪馬臺軍港撤軍,代表著大明建立的高墻,開了一個縫隙,就像是狗籠子打開了籠門,餓瘋了的惡犬,會從狗籠子里沖向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