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軍不從邪馬臺軍港撤軍,無論如何,織田信長、毛利輝元,都不可能繞過對馬島進攻朝鮮,等于說,不撤軍,大明替朝鮮承擔了一切,一切來自倭國的方面的壓力,全都被邪馬臺軍港承受。
“撤了吧。”朱翊鈞思索了一番搖頭說道:“憑什么呢,憑什么大明軍要替朝鮮去抗住倭國瘋狗的進攻?而且還是十分饑餓的瘋狗呢?”
大明是朝鮮的宗主國,父母之邦,倭寇打你親兒子,你大明皇帝居然要撤軍!
倭國的瘋狗們已經餓瘋了,但還有東西吃,朱翊鈞下狠心,下旨死守,要不了一年半載,倭國就會陷入全面饑荒,到那時候,不戰自退。
饑荒,也是大明的軟刀子,軟刀子殺人,殺人于無形。
若是大明允許海船運輸糧食,尤其是大明有了太岳(漕糧)箱這種運糧之物后,海運漕糧不再是一個難題,倭國的饑荒是可以得到一部分緩解的,但大明就是不準大明海商運糧到倭國。
可現在,大明現在要從邪馬臺軍港撤軍了,放開了道路,放開了狗繩子。
“戚帥以為呢?”朱翊鈞看向了戚繼光,重大戎事決定,自然要征詢大將軍的意見,畢竟軍事天賦這種東西,生來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臣以為,撤不撤都行。”戚繼光非常平靜的說道:“皆仰賴圣德,大明開海至今,水師強橫,擁有制海權,主動權就在我們手里,甚至戰局都可以被大明直接左右,制海權在大明手中,無論倭國做什么,都是錯,大明無論做什么,都是對。”
擁有制海權,就擁有絕對主動權,就是可以為所欲為,尤其是對倭國這種困在島上的島國,那就是更加任意施為了,如果是個內陸國,閉關鎖國,如果距離太遠,大明還真沒有太好的辦法,可是島國,就沒那么幸運了。
如果把朝鮮半島的戰場比做是牌局,擁有制海權的大明,就是把所有牌都攬到自己手里。
“啊,對,制海權,甚至可以隨時打斷倭國的后勤補給、援軍。”朱翊鈞一愣,他在考慮的時候,確實忽略了制海權對朝鮮半島戰場的重大影響,必要的時候,大明甚至可以再次關上狗籠子的門,封鎖對馬島海權,關門打狗。
戚繼光說的是實話,皆仰賴圣德,大明開海是陛下一力主導的,松江府這個特殊的開海橋頭堡是大明皇帝真金白銀砸出來的,3712萬銀的前期投入,再加上南衙拷餉之后的1300萬銀,開海投資的總規模已經達到了5012萬銀。
這一切都是大明水師的基礎。
“那就撤軍,讓他們斗。”朱翊鈞這個料敵從寬的皇帝,終于放心做了決策,放開狗繩子,讓朝鮮和倭國斗個你死我活,看熱鬧不嫌事大,打的越熱鬧越好。
“朝鮮國王一定會請大明援護一二。”萬士和眉頭緊蹙的說道。
大明的孝子朝鮮一定會舉著父母之邦這桿大旗,跑到大明來,道德綁架大明出兵,平定倭患,大明應該如何應對,這也是需要在廷議上解決的問題。
“拖。”朱翊鈞給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拖,和王家屏在廣東裝糊涂一樣,大明朝廷也裝糊涂,也不說行,也不說不行,就硬拖,讓朝鮮去猜,猜不出來沒關系,大明到時候收拾爛攤子就可以了。
“臣遵旨。”萬士和俯首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