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倭寇誓師進兵,僅僅十九天,朝鮮王城漢城,在昨日就已經落入倭寇之手,就是三十萬頭豬,倭寇十九天都抓不完,但朝鮮三十萬人,只用十九天,就把首府給丟了,朕真的是大開眼界!”朱翊鈞看向了大將軍戚繼光,眉頭緊蹙的問道:“戚帥,倭寇在南衙也是如此逞兇嗎?”
“陛下,倭寇入寇南衙,被振武營三千眾打退了,追擊一百二十里,斬首一千二百余級,燒毀船只一百余艘,倭寇來犯三千四百余。”戚繼光趕忙俯首說道。
雖然大明南方拆了城墻,雖然大明南方興文匽武的厲害,雖然大明各種糟心事,能寫幾本書,但倭寇在大明手里,沒有討到過這種好處。
朝鮮養兵號稱三十萬,倭寇入寇十九天奪下王城。
“織田信長那個黑番彌助,都能在朝鮮耀武揚威!”朱翊鈞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氣,實在是太不經打了。
織田信長有個武士叫彌助,是個黑番,正經的西非奴隸,被紅毛番販運到了倭國的黑番,在朝鮮戰場,跟殺神一樣,所向披靡,當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陛下,要不要提前進兵?兵敗如山倒啊,看這架勢,朝鮮扛不住三個月。”曾省吾作為保守派,認為大明作為宗主國,現在該進兵了,既然朝鮮國王不能守,那就讓大明代替好了。
釜山三戰的迅速敗北,倭寇的進攻就像是利刃切豆腐一樣的絲滑,戰敗的連鎖反應,一旦開始戰敗,根本就剎不住車,士氣直接完全瓦解之后,無法形成任何行之有效的抵抗。
“不急。”朱翊鈞搖頭說道:“戎事茲事體大,既然定好了方略,就要做好萬全準備。”
“臣遵旨。”曾省吾俯首領命,大明沒有武力介入之前,不必急于一時。
“陛下,倭國國王織田信長的兒子們,都已經順利抵達大明,現在已經入住四夷館,織田市、神田真一上織田信長國書一封,請求內附。”禮部尚書萬士和將一本國書,呈送到了御前。
朱翊鈞打開看了許久,織田信長在國書里承諾:兵鋒至漢城便不再向前繼續進攻,留下朝鮮北部作為和大明的緩沖帶;并且割讓已經占領的仁川給大明;請求大明水師駐軍仁川、釜山、邪馬臺軍港,以便鉗制;織田信長承諾,他只要活著就不會攻打大明,若有違背,則被京都地檢部緝拿歸案。
“緩兵之計?”朱翊鈞將手中的國書舉了起來說道:“連倭寇都知道,在戰爭中,如何搞好外交!知道大明是此戰關鍵的勝負手,會用盡一切手段來拖延大明入朝時間,而朝鮮呢?!還在哭訴所謂的父母之邦!”
“人怎么能這么蠢!”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