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可以準備好最為苛刻的條件,逼迫安南四大家簽署,再準備好《南征記》和《英豪錄》,到時候又可以大勝特勝,對內威懾勢要豪右聽話,對外攻城略地,增加糧食供應。”
“看起來,一切的一切,都很美好,但陛下,在出征前,一定要問一個問題,那就是,萬一打輸了呢?”
朱翊鈞想了想笑著說道:“打輸了就說打贏了,接著奏樂接著舞,歌舞升平。”
張居正一聽,就甩了甩袖子,陛下又說那話!
大明贏學,真的干不出飾勝這種事兒來,飾勝偽贏,還不如不贏。
真的這么做,怕是要被人笑話上千年的,到時候,無論誰說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旁人一句,你打輸了還說自己贏了,都讓人無言以對,無地自容。
陛下說的是玩笑話,其實張居正在浮票里說的已經很清楚了,不是不打,是現在不打。
現在大明打過去,只會讓安南四大家族放下一切矛盾,共同對抗大明,而且有了對抗大明這個旗幟,所有人都會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這對大明可不是個什么好消息,就是硬吃下去,恐怕也是消化不良。
安南國那個地方,真的不是那么好打的。
安南再亂點,死的人再多點,在所有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大明再出手,投靠大明,成為大明的一部分,就成為了一個最優解。
張居正很清楚大明京營的實力,打安南,一鼓作氣,干掉四大家族,三個月的時間都不用,可一旦讓安南形成了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局面,就變成了一場爛仗。
到時候,安南就會和當初宣德年間一樣,是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了。
再亂點,再死一點,沖突更激烈一些。
“其實倭國也一樣,死的人還是不夠多。”朱翊鈞看向了堪輿圖,這幅越來越精細的天下堪輿圖,可是將安南、舊港、倭國等地全都囊括其中。
這份天下堪輿圖在萬歷三年就有了雛形,那時候,地圖上就已經將安南、舊港、馬六甲、倭國等地完全囊括。
這是皇帝陛下的野望,也是大明再次偉大的藍圖,連這些地方都沒有拿下,怎么能稱之再次偉大呢?
這些年,這張堪輿圖上,僅僅加入了金池總督府和大鐵嶺衛的絕洲地圖,不過整體精細了數倍。
倭國和安南局勢相似,倭國的人口在快速變少,因為青壯年的損失,讓倭國人口出現了結構性的崩塌,在萬歷十七年這一年,倭國人口減少了近五十萬,跌破了七百萬丁口的下限,而且還在向下快速滑落。
倭國的內部矛盾在快速的激化,土一揆、國一揆、一向(一向宗)一揆、百姓一揆愈演愈烈,大名們已經無法有效壓制倭國人的不滿,這種矛盾又無法外溢通過對外戰爭轉移。
倭國的糧食產量累年下降,因為沿海的港口、礦區,吸納了太多太多的壯勞力,而鄉野之間無人耕種,糧食完全仰賴海外輸入,進一步加劇了人口減少。
倭國正在走向全面崩解。
朱翊鈞拿出了一本早就準備好的圣旨,交給了張居正,過年的最后一天發出去,到倭國大概要到明年三月份了,他笑著說道:“這要過年了,給倭國幕府將軍豐臣秀吉下道圣旨,朕給他出個藥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