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上全都是良藥,絕對管用的良藥。
朱翊鈞給豐臣秀吉提出了兩個路線,第一條就是閉關鎖國,片甲不下海,人口流失、人口向沿海城鎮聚集等等問題,就可以解決,這些幕府將軍、大名們,就能繼續作威作福了。
第二條路線,是徹頭徹尾的還田,超過一頃的田主,將所有田畝交還,由倭國幕府分派給倭國萬民,休養生息,既可以解決糧食困境,又能遏制人口的不斷下跌。
但都是廢話,無論哪條路線,都不是豐臣秀吉能走得通的。
走第一條路線,就是大明答應,沿海城鎮的城主們也不答應;走第二條路線,大名們第一個砍了豐臣秀吉的腦袋。
朱翊鈞之所以要下這么一道圣旨,為倭國指明道路,不過是在煽風點火,火上澆油的離間計罷了,目的只有一個,加劇豐臣秀吉和大名們的離心離德,造成倭國的進一步撕裂。
里挑外撅雖然看起來很沒有道德,但真的管用。
“這兩條路,無論倭國走通了哪一條,都有資格活下去,但臣看來,他們一條路都走不通。”張居正看完了圣旨,面色嚴肅的說道,他給了陛下一個斷言,給倭國判了死刑。
無論倭國走通了哪一條,大明都不會對倭國繼續大規模對倭國動武了,因為這代表著倭國形成了廣泛的共識,上到倭國幕府將軍,下到黎庶。
大明只會建立高墻,封鎖倭國,原因和安南一樣,能形成普遍共識的國家,是很難消滅的。
大明很容易可以取得軍事勝利,但無法取得政治勝利,無法取得政治勝利,就代表著大明需要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去維持統治。
這是精算,更是現實。
張居正帶著圣旨離開了,朱翊鈞則拿出了松江巡撫李樂的一本奏疏,看完之后,朱翊鈞略微有些心有余悸的說道:“這極樂教,是真的邪門。”
“下章各個市舶司,對倭人、極樂教嚴防死守,決計不可讓極樂教在大明擴散。”
“臣遵旨。”馮保俯首說道。
倭國是有機會形成上下都認同的共識,而且正在形成,種種證據表明,這個進程,被極樂教給徹底破壞了。
起初,沒人在意極樂教,就連朱翊鈞也沒把極樂教當回事兒,不就是邪祟嗎?大明也有。
朱翊鈞是下意識的防備,把極樂教定為了邪祟,禁止極樂教在大明的傳播,而現在再看,當初皇帝這個看起來有點隨意的決定,完全可以用英明神武去形容了!
極樂教打破了倭國共識的形成,打破了倭國國朝構建的進程。
人不婚宦,情欲失半;人不衣食,君臣道息。楊朱這句先秦時候的話,正在倭國發生。
極樂教在倭國信眾已經擴大到了上百萬人,最近從長崎、松江府傳來了消息,極樂教搞出了可怕的行動,滅嬰。
大明已經極力配合倭國禁止極樂教的傳播,甚至在身上刺字的倭奴、倭女,一律不得離開長崎總督府,并且進行嚴密審查,防止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