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的真偽,就成了整個案件的核心,但黎牙實不能證偽,因為每封書信的封皮,都有驛路的標合,證明書信是從黎牙實手里發往了萬國城蘭奇洛特手里。
書信的真假,成為了黎牙實是否是奸細的關鍵。
朱翊鈞拿起了幾封書信,拉丁文的筆跡是確定過的,確為黎牙實手書,黎牙實也看過了,承認和他寫的別無二致。
“你這么一說,看起來確實是有點怪,馮大伴,你去格物院拿幾本黎牙實拉丁手書來。”朱翊鈞總覺得這些書信有些怪異,但說不上來哪里怪。
等到馮保取回了黎牙實拉丁手書,朱翊鈞才仔細看了一刻鐘,終于看出了問題所在。
“陳指揮,你讓禮部出幾個通事,配合緹騎再鑒定一下手書。”朱翊鈞沒有干涉查案流程,雖然他看出了問題,但他不能說是假的,他是皇帝,他一說,就定性了,緹騎和禮部官員只能捏著鼻子說是假的。
陳末領命而去,禮部通事和緹騎們開始對著證物仔細鑒定了起來。
“陳指揮,這個手書可以有問題,也可以沒問題,就看緹騎衙門想要什么結果了。”禮部鴻臚寺卿張朝瑞有些拿不準的說道,不是說書信的問題他拿不準,而是看陛下想要什么結果。
“陛下要真相。”陳末聞言,自然聽出了話里的意思,書信有問題。
鴻臚寺卿張超瑞這才說道:“拉丁文在大明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流變,流變之前,是舊拉丁文,流變之后,是新拉丁文,黎牙實使用新拉丁文已經十三年了,而在這些書信里,沒有一點流變的痕跡,全是舊式拉丁文。”
“拉丁文因為一些弊端,正在死亡,大明對拉丁文進行了重塑,致力于解決新造詞匯對拉丁文的影響。”
拉丁文正在逐漸變成一種死語言,其中的原因自然和羅馬的覆滅有關,也跟拉丁文的一些詞匯,讓后來者看不懂有關,也跟拉丁文新造詞匯缺乏廣泛認同有關。
缺少了羅馬帝國這個主體后,新造詞匯,無法獲得廣泛的認可,一些新的事物,在各地都有了不同的叫法,讓拉丁文越來越難以使用。
明式拉丁文,對拉丁文這個屎山進行了底層重塑,而黎牙實使用了這么多年的明式拉丁文,不可能沒有任何痕跡,書信里全都是舊式拉丁文,沒有一句明式拉丁文。
語言是需要語言環境的,禮部通事都講明式拉丁文,黎牙實幾乎失去了舊式拉丁文的語言能力。
知識就是知識,讀了書就是中毒,是很難去偽裝的,聞思修并進,得般若智慧,是為知見障(855章)。
主真的不等于6。
“看來應該讓一些緹騎好好學習一下拉丁文了。”陳末意識到了為何會出現這種鑒定上的問題,沒有緹騎專門學過拉丁文,才出現了這種錯誤。
顯而易見,拉丁文極好的陛下,就看出了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