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血脈相連,諸藩命脈懸系天朝。
呂宋萬頃銅山,非天朝工坊熔鑄,則頑石何異?大鐵嶺衛之礦,非神州巨舶轉運,則積野徒成丘墟;至若金池莽原,欲辟沃野千疇,其犁鋤必仰腹地之鍛;譬若嬰孩賴慈母,枝葉附喬木。
離根本則生機立絕,此乃造化所定,非人力可移。
第三方面的差別,則是大明對海外總督府的羈縻,在經濟上更加穩定,總督府的產業,都是長在大明產業的基礎上。
大鐵嶺衛那些個鐵礦,除了大明能吃得下,沒人能吃得下,大明不吃,這些銅鐵料,和頑石沒什么區別,枝丫離開了根本,生機斷絕,這是自然之理,大明的海外總督府,絕沒有自殺的道理。
這三方面有差別,不代表大明可以高枕無憂,禮部提出防微杜漸六法,來減少海外總督府的離心力。
一曰:設巡檢,察吏治而通詳民情;二曰:興文教,庠序之教化夷為夏;
三曰:專市舶,定貿易之定策互惠;四曰:行更戍,軍兵三年輪替更戍;
五曰:封宗室,擇賢王鎮撫固藩屏;六曰:嚴貪墨,凡朘剝過甚者不宥。
禮部對海外總督府的期許是‘車書共道,夷夏同風’,如果能做到這種地步,則:金甌之外,永無離心之土;日月所照,皆是效順之民;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月共輝,金石永固。
“很好,就依大宗伯所言。”朱翊鈞仔細閱讀了奏疏后,朱批了這本奏疏。
沈鯉這本奏疏,就是日后大明統治海外總督府的總綱常了。
廷議討論了雨季提前、綏遠馳道擴建、京廣馳道營建、裁軍強邊、海外總督府羈縻之外,還討論了西南戰事、老撾貿易等事。
西南戰線在穩步推進,大規模的推進已經結束,小規模的爭搶卻越加的頻繁了起來。
東吁因為對老撾軍事失敗,爆發了數次的內訌,已經分裂成了大明都數不清楚的多個小邦,莽應里還躲在東吁茍延殘喘。
大明修了一條官道一路到老撾,這條官道驛路的貿易量大的驚人。
老撾真的很窮很窮,窮到很多老撾人連衣服都沒有,因為當地沒有布,穿的五花八門非常原始,除了大明需要的精絕鹽之外,老撾還有大量十分珍貴的木材。
紅木、花梨木、紫檀木,甚至連足夠給皇極殿做柱子的金絲楠木,一次性交易給大明三十六根。
足足三十六根!
皇宮中軸線被燒了后,朱翊鈞皇極殿的柱子都找不齊,只能上鋼筋混凝土了,鋼筋混凝土比金絲楠木便宜。
這么粗壯的金絲楠木,依舊不是這批木料最珍貴的,最珍貴的是沉香木,一次送來朝廷十二箱。
朱翊鈞在文華殿上,看著面前一箱沉香,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這玩意兒一片萬錢,非常昂貴,這東西沉于水,不起明火,燃燒時黑炭化,熏出的裊裊白煙,香氣四溢。
作為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宮里的沉香木也都只有幾斤,有皇嗣誕生時,才會點燃驅邪除穢,順便消殺。
而面前這一個箱子的沉香,足足有三十六斤重,按照過去使用量,就這一箱子就夠用幾十年了,十二箱就是四百三十二斤。
除了沉香木之外,還有一組金絲楠木的佛像雕塑,李太后禮佛,這是老撾刀示恭送的禮物,感謝大明拔刀相助,擊退了東吁和安南國的進攻,讓他們有了片刻喘息之機。
最后,刀示恭為了表示感謝,還送了足足十八對兒童男童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