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殷宗信眉頭一皺問道。
殷正茂滿是憂慮的說道:“呂宋幾乎是照辦了黔國公府王化云南舊事,陛下還把盈嘉公主嫁到了呂宋來,陛下和我,都覺得這樣就足夠了。”
“但陛下和我都沒想到,呂宋比云南富,現在一個呂宋的賦稅、丁口等等,幾乎等同于云南了。”
這塊肉要是瘦一點,殷正茂不必算計到這個地步,但他發現呂宋發展到現在,已經比云南富了。
呂宋富的原因很多。
第一是大明開海后,海貿前所未有的昌盛,呂宋是小三角貿易最重要的一環,大量倭奴為呂宋發展提供了澎湃的動力,現在東太商盟成立,呂宋發展速度只會更快;
第二則是種植園經濟的蓬勃發展,呂宋作為大明最重要的原材料產地之一,無論是銅料還是蕉麻等農作物,都是重要的原料,而呂宋開發最早,種植園最多、最成熟;
第三則是呂宋的自然稟賦更好,可以養育的人口更多,呂宋開發后,能夠承擔的人口上限,幾乎是云南的兩到三倍,這不是云南不宜居,是云南山多地少,適宜耕種的田土少,而呂宋的田土更多。
這三個主要原因決定了呂宋比云南更富,也意味著泗水侯府,要比當年的黔國公府更加危險,覬覦的人更多。
殷正茂這么算計的原因還有一個,呂宋在海外,不和大明直接陸地接壤。
大明要進行討伐的話,會有海洋的阻礙,遠洋部署大量兵力征伐,對大明仍然是巨大的考驗,即便是有快速帆船的當下也是如此。
海外總督府更加容易被拋棄,是拋棄不是總督府謀求自立,作為外來者,兩百年以內,總督府沒有自立的可能。
永樂年間,大明就在呂宋有呂宋總督了,后來全都在精算之風下,被放棄了。
大明朝廷很少對呂宋進行主動的王化,就連田賦,都是呂宋總督府自請征收,而非朝廷主動王化。
大明朝廷是條條塊塊的,六部從朝廷到地方,都有條條,各地方組成了塊塊,這條條塊塊是大明官場的基本格局,而朝廷和呂宋的關系,沒有條條,只有塊塊。
雖然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羈縻越來越深,但還只是羈縻,朝廷很少直接干涉總督府的決定。
這里面有殷正茂這個開辟功臣健在的原因,畢竟過度的干涉,可能引起總督府的不滿,殷正茂作為功臣,朝廷給更多的自主權,保持足夠良好的關系。
“老三啊,你如果撐不住了,就回大明去,陛下善待功臣,安心做個富家翁也不錯。”殷正茂看了眼殷宗信,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殷宗信,說道:“回京時候,代我呈送奏疏。”
“財帛動人心啊,自古圣賢無數,誰又能管得了身后事呢?”
殷正茂抬頭看著滿天星辰,露出了笑意,大限將至,他看著星辰,仿佛看到了年少時的自己,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他可以告訴自己,自己問心無愧,這輩子并非碌碌無為,無愧于年少時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