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就是永樂開海時候的安南,呂宋亡則開海息。”
“我死后,呂宋就會成為博弈的一個焦點,你要守住這片土地,守住它,大明開海就必須要繼續。”殷正茂裹著毯子,看著滿天星辰,對著殷宗信說道。
永樂征安南,最后安南被棄置,這背后的博弈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海貿厚利。
只要呂宋還在朝廷的掌控之中,開海的大方向就無法改變。
開海這個大方向之下,有無數的小方向,而呂宋本身,就是開海這個大方向的定海神針,只要呂宋這個主干還在,朝廷無論如何都無法再次禁海。
至于東太商盟、呂宋銅礦、種植園原料、漢鄉鎮等等,都是枝丫。
“孩兒知道了。”殷宗信用力的點了點頭說道。
大明在海外設有長崎、琉球、呂宋、舊港、金池、吉福等總督府,另有金山國,其中琉球完成了王化歸屬松江府管轄。
長崎是大明進攻倭國的橋頭堡,是戰區,舊港、金池、吉福三個總督府,因為開拓時間、距離等等原因,開發都不算充分,金山國更不必提,宗室也為開海付出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只有呂宋,因為開拓時間最早,距離大明很近,而且夷人抵抗意志孱弱,王化進程最高。
守住呂宋,就守住了大明開海的基本國策。
“這是大明最后的機會了。”殷正茂喃喃自語,能不能做到?殷正茂管不了,人活著尚且不由己,更遑論死了。
如果看南洋的堪輿圖,就會徹底明白殷正茂為何這么講,永樂開海走的是近海路線的安南國,萬歷開海走的是遠洋路線的呂宋國,這就是大明開海的兩條腿。
現在一條腿還能走一走,如果呂宋這條腿和當年一樣斷了,大明就再也沒有開海的契機了。
殷正茂精神有些恍惚,他看到了天邊突然劃過了一道流星,流星大如斗,越來越亮,向著東南方向而去,不知道落向了何處,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成片成片隨風而動的椰樹林,慢慢的合上了雙眼。
“父親?”殷宗信面色劇變,急切的喊了兩聲,但躺椅上的殷正茂再也沒有醒來。
萬歷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殷正茂病逝于呂宋總督府,享年八十歲。
殷宗信沒有違背父親的命令,七日出殯時,將父親的遺體付之一炬,小心的收斂到了骨灰盒內,準備來年赴京,安葬西山陵寢。
“世子!夷人作亂!”一個海防巡檢急匆匆的跑到了靈堂,大聲的說道:“宿務列島急報,國姓爺訃告剛到宿務,三十六山山主聞風而動,作亂南洋。”
“父親,原諒孩兒不孝,不能在靈前守孝了。”殷宗信在靈位前磕了三個頭,才站了起來,大聲的說道:“伏波營、乘波營,隨我出征!”
“末將領命!”參將徐楨,王虎站了出來,大聲地說道。
“驍勇營、奮勇營,守好馬尼拉、守好漢鄉鎮,凡響應作亂者,殺無赦,連坐親族!”殷宗信拿起了自己的長刀,再次下達了一個命令。
“末將領命。”參將錢三義,周言泰站了出來,拱手領命。
殷宗信到底是讓殷正茂失望了,殷正茂一直想要把殷宗信培養成一個士大夫,畢竟殷正茂是麒麟殷氏,是文化貴族,這些年征戰在外,殷宗信倒是手不釋卷,但最終還是變成了眼下武夫的樣子。
“夫君。”盈嘉公主將蟒紋披風掛在了丈夫的肩上,低聲說道。
殷宗信轉過身來,抓著妻子的手,鄭重的說道:“夫人,父親病重后,這些夷人就蠢蠢欲動,訃告一出,其反叛之心,再難抑制,我必須要去,不去,人心難定,恐有大亂。”
“若此去不回,你就帶著老三火速回腹地請援,父皇是不會饒恕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