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等條件下,劣等族群的繁殖速度,要比文明、進步、先進、優秀的族群更快,所以要減少劣等族群的總體規模。
繞來繞去最終繞回了殷正茂在呂宋干的事兒,他的一切政策,仁政暴政,其實最終指向,都是減丁。
凌云翼、殷正茂、曾省吾、姚光啟這些人,和小胡子一定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可是選擇另外一種方式的話,似乎,又太麻煩了。
姚光啟的奏疏,顯然不是說服皇帝陛下減少對丁亥學制的推動,他真正想說的是辦法是,麻煩且危險的辦法。
“嘖嘖,姚光啟這燕國的地圖有點長了。”朱翊鈞笑著對馮保說道。
圖窮匕見,姚光啟給了一個看似很好執行的解決辦法,但這個辦法,根本推行不下去,大明對讀書的追捧,絕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
范遠山可以放棄給老丈人的國窖,但是絕不會放棄孩子的教育。
朝廷不推行丁亥學制,但凡是有一點點辦法,父母都會想方設法的讓孩子讀書。
張居正世襲千戶,熊廷弼是個放牛娃,徐成楚大脖子病,范遠山更是個贅婿,他們都考中了進士。
這不是朱翊鈞簡單的以個例去以偏概全,大明的確是這樣的,松江府之前辦的案子,那個專事騙錢的天馬書院,都能招滿學子。
大明對教育的熱忱,是無止盡的,尤其是在物質稍微充分一點,對教育的熱忱就會體現的更加明顯。
朝廷不推行丁亥學制,民間自然會有更加昂貴的私塾去代替。
權力,從來不會有真空,當朝廷不去做,自然會有人做,并且掌控權力。
姚光啟說的第一個辦法,根本就不是辦法。
大明從皇帝到萬民,早就被漫長的歷史,烙印上了政治績效的思想鋼印,青天大老爺要有能力有責任,對一切進行兜底、對一切進行負責,如果做不到,就滾下去,換個能做到的人上去。
朝廷選擇停止推行丁亥學制,減少推行普及教育的力度,朱翊鈞這個青天大老爺,會在萬歷維新浩浩蕩蕩的大勢之下,被推下去,哪怕萬歷維新是朝廷主導的,他朱翊鈞是萬歷維新的主心骨。
政治績效的思想鋼印,就是如此,天命既失,就不要怪群雄蜂起。
“姚一刀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馮保覺得姚光啟講的沒問題,要對夷人進行減丁,防止其坐大后,威脅到大明。
朱翊鈞有些啞然失笑,笑著問道:“姚一刀?”
“姚光啟的綽號,大家都這么叫他。”馮保回答了這個稱呼的來歷。
姚一刀即是說他臉上那塊疤,更是說明姚光啟做事風格,喜歡快刀斬亂麻,比如叫魂案,直接把自己賭了進去,若是真的有叫魂術,就對他施展,最后得了個大功德士的贊譽。
一切經濟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口問題。
那么,解決經濟問題的萬能靈藥是生育,自然會引發一種思考,對生育主體,也就是女子,進行普惠,是不是就可以提高生育了呢?
姚光啟認為是也不是,很簡單,他前面也講到了,更加愚昧,生育才會更高,只看生育的話,這法子真的不行。
姚光啟列舉了唐朝多位公主終身未嫁的故事,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講明白,希望朝廷不要走大唐‘閨門失禮’的彎路。
在大唐,尚公主等于娶了個活祖宗。
這從大唐國初就是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