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藥方,持續不斷的建設馳道、丁亥學制,將朝廷收稅收到的白銀,不斷通過稅收這一項重要的工具,把沿海地區豐富的白銀,轉移到腹地。
第二個藥方,大明黃金寶鈔的重要性和地位,要進一步的提升,具體做法,就是在大明建立更多的會同館驛,至少保證每一個府都有會同館驛,讓大明上下內外,對寶鈔完全認可。
這是在構建大明完善的貨幣網,其重要程度,應該和官道驛路、驛站等同重要。
侯于趙在奏疏里,著重強調了第二個藥方的重要性,腹地沒有貨幣,貨物不會向腹地流動,而黃金寶鈔就成了破局的關鍵。
黃金寶鈔應該上升到和大明北方邊境安全、海洋安全一樣重要的地位,即國家安全地位。
第三個藥方,則是加大對地方產業的扶持,貨幣的流轉本質上是貨物的流轉,腹地沒有可以交換的商品,商賈自然不會前往。
腹地必須要有和沿海地區交換的商品,也就是必須具備生產商品的能力。
具體做法而言,五十一個北方官廠,完全不夠,應該允許三司衙門,籌建屬于地方性質的官廠。
適當的放權給地方,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有些痛不欲生,打算把手伸向百姓衣食住行的地方衙門,有更廣泛的經濟來源,而不是魚肉百姓。
過去,朝廷財政虧空,朝廷魚肉地方衙門,地方衙門魚肉百姓。
萬歷維新后,朝廷財政不再虧空,但天變在,田賦的大量減免,讓地方衙門的財政岌岌可危。
這個時候,適當的放權給地方三司,籌建地方官廠就很有必要了。
“先生看過這本奏疏了?”朱翊鈞居然罕見的看到了張居正的浮票,他已經很少管事了,居然肯花費精力看奏疏,寫浮票,可見,在他心里,這本奏疏很重要。
“侯于趙寫奏疏之前,就以初任司徒諸務不熟,難堪大任為由,上門請教元輔,元輔也不好趕他出門,就幫他看了看。”馮保解釋了下其中的緣由。
張居正給的浮票不是給奏疏,而是給侯于趙這個人,浮票內容是:侯司徒,經緯天地,大明光耀四方萬邦。
其實侯于趙提出的現象、問題,原因,在多次廷議中,早就議論了很多次,但沒有人拿出一個總綱常的規劃來,這里面原因錯綜復雜,其實就是犯忌諱。
張居正什么樣的才能,他制定的戰略規劃,輪到你來胡說八道?
其實六部尚書、侍郎們心里多少有譜,這些事兒該怎么解決,但張居正還活著,這些話真的不方便講。
當需要有人站出來的時候,侯于趙愿意站出來講這些話,給了具體的規劃,糾正一些錯誤,補充一些措施,讓萬歷維新的基礎更加堅實。
張居正這一句評斷,意思就是肯定了侯于趙的才能和品行,有資格加入大明舉重冠軍的序列,幫陛下一起抗起天地日月,扛起萬民所愿了。
江山社稷真的很重很重,皇帝一個人扛,真的很累很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