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聽兒子提起過顧憲成那些人的遭遇,顧憲成當初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焦竑,現在焦竑還在格物院做格物博士,對大明生產力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顧先生這些人的遭遇,就讓人十分感慨了。
顧憲成和一些友人在無錫梁溪重建了龜山書院,并且掛出了‘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把龜山書院改名為了東林書院,試圖人文薈萃、議論國事。
結果這牌子剛剛掛出,就被蘇州知府以‘妄議國事、擅自聚講’為由,勒令關停。
地方官員常常處于‘事上’和‘安下’的矛盾之中,而且通常幾乎所有的流官,都會選擇事上以求升轉。
因為科舉舞弊案的牽連,被皇帝親自劃去了名字,革除功名、永不敘用且五代不得科舉的顧憲成,在蘇州知府眼里,就是個天大的雷。
為了顧憲成被雷劈的時候,不被牽連,蘇州知府直接勒令關門。
顧憲成等人創建的東林書院,只是他人生的一個剪影,這些年他們在應天府、杭州府、蘇州府、松江府等地多地流動,走到哪里,都會被為難,無論在哪里居住,都會有衙役上門,禮請離開。
過分為難的這些個意見簍子,會被士林攻擊無骨媚上,可是不處理,這個麻煩在自己手里,隨時都可能讓這些地方官員多年奮斗付之東流。
所以一般的處理辦法,就只是禮請離開。
“某不才,山人顧憲成,見過諸位。”鑼聲三響,顧憲成站了起來,拱手四方見禮,只有稀稀拉拉的回應。
顧憲成看到了焦竑,也看到了林輔成,也看到了李贄等人,李贄和林輔成等人活成了顧憲成想活成的模樣。
不過讓顧憲成感覺奇怪的是,焦竑、林輔成他們身邊坐著幾個夷人。
這幾個夷人是黎牙實、伽利略、開普勒等人。
焦竑一步步的走上了戲臺,對著四方拱手說道:“不才格物院博士焦竑。”
焦竑和士子們見禮,迎來了無數的掌聲和熱情的回應,格物院博士一共才105名,平日里,根本就見不到,今天居然出現在鹿鳴軒內。
“多年未見,焦兄別來無恙。”顧憲成端著手,五味陳雜的說道。
“一別數年,叔時,風采依舊。”焦竑十分平靜的回應了一句。
焦竑沒有多理會顧憲成,而是站得筆直,看向了周圍說道:“今日,在聚談之前,我先確定兩件事,第一,法古封建,封建的實質是私天下,郡縣是公天下;其二,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我們先確定了這兩個前提,才能聚談。”
“叔時以為如何?”
聚談要有一個框架,要有一個共識,焦竑歲數也不小了,如果顧憲成連這兩個前提都不認可,那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他自己講好了,不必談了。
顧憲成眉頭一皺,略顯感慨,焦竑入院多年,但是這辯論的能力,絲毫不減當然,上來就給了兩個框架,把這次聚談的范圍限制的死死的。
朱翊鈞看著這一幕,多少有點哭笑不得,因為焦竑這兩個框,有點精準。
大明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其實是非常反封建的,認為封建是私天下,郡縣才是公天下,這看起來有點怪。
主要是自秦以來,秦漢唐宋,其實都不認為自己是封建國家,封建的權力是完全血脈傳承的。
李斯當年對秦始皇的建議就是‘廢封建、立郡縣’,由皇帝直接派出郡守等地方官員,用從朝廷到地方的官僚網絡,統治土廣人眾的大帝國。
封建,分封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