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舜身子一閃,玉璽落在了地上,它崩了一個角,而且并不是崩成了兩塊,而是那個角已成了虀粉了。
但是,王莽有的是辦法,他找了一個工匠,用黃金把這個角鑲上了。于是,便有了“金鑲玉”這個說法了。
很快,王莽又啟動了第二輪的貨幣改革,他又廢除了自己曾經發行的“契刀”、“錯刀”幣,又鑄了一個大錢,與以前值五十文的小錢并用,并通令了全國要求強制兌換。
百姓可給折騰苦了,今天要用這個錢,昨天用的錢不能用了,而且兌換是限時限刻的,你如果來不及兌換,那你家里的錢,便成了廢銅了。盡管每個縣衙,都排成了長長的兌換錢幣的隊伍,但是,絕大多數的百姓家的錢,還是來不及兌換的,老百姓怨聲載道,民怨又一次沸騰而起,又一次直達了天庭。
玉帝在天庭里,又一次獲悉了鼎沸的民怨,他拍案大怒,讓人去追問“太上李老君”和“如來佛祖”。你們到底派了什么樣人下凡,怎么越鬧越不像話了。
“太上李老君”同“如來佛祖”商議,看來這個“天玄星”不行,在地上這樣地胡作非為地亂搞,得再派兩個星宿,去把他搞掉吧!于是,他們又派了隋斗部七十二地煞星陳夢庚和二十八宿中的箕水豹楊真,命令兩個星宿,匆匆地下凡去了。
王莽很快又進行了,更加激進的觸及到了國家經濟基礎的土地改革了。
王莽清楚地意識到了,自西漢中期以來,豪強地主依仗著權勢,大肆地兼并著土地,因此造成大量的貧農失去了土地,或淪為了佃農,或淪為奴婢。他拿著一本“周禮”,開始要求全國普遍實行“井田制”。
當然,王莽的初始想法,也是為了人民,他想的是“耕者有其田”。但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這可能辦到嗎?
王莽的改革方案,是把全國所有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按戶進行分配,每戶人家多余的田地,都是要拿出來分給鄉鄰的。全國所有的奴婢,全部都改稱為“私屬”,嚴禁私自買賣。有敢非議井田制的,統統以違法論罪,或砍頭或坐牢,或發配到邊疆去當兵。
全國絕大部分的人民,都選擇了對抗,因為有擁有大量田產的豪強,他們根本就不愿意把自己的田地分給鄉鄰或窮的親戚。還有那些急需買進或賣出土地的人,更加上那些沒能兌換成新錢的人們。在嚴茍的新法下,從上到下無法勝記的人群,都為了這個或那個的罪名而獲罪了朝廷,那些獲罪朝庭的人,抓都來不及抓了。
王莽又大肆更改了對外的政策,他擅自把全國各地的王下降為侯。又派人通知匈奴,把匈奴的“璽”,改成了臣子的“章”。有的單于不服,王莽便派出了的使者,便直接去砸碎了匈奴單于的玉璽。
王莽剛一上臺,便把整個國家,搞成了一個雞飛狗跳、烽火四起的局面,而王莽所開創的“新”朝的短命,也已經被完全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