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性能
標準排水量:25000噸
滿載排水量:32500噸
總長:255米
水線長度:242米
型寬:28.8米
吃水:8.1米
定員:1980人
飛行甲板長:259.5米
飛行甲板寬:33.5米
動力
鍋爐:8臺燃油鍋爐
主機:4臺蒸汽輪機
功率:160000軸馬力
推進:4軸4槳
航速:33.5節
續航力:12500海里/12節
武備
高射炮:16門130毫米/L40型(8×2),24門40毫米/L65型(6×4),30門25毫米/L70型(30×1)
載機
通常配置:一個艦載航空兵大隊,下設三個戰斗機中隊、三個轟炸機中隊、三個魚雷機中隊與一個用魚雷機的偵查中隊。
戰斗機:25架(24+1)
俯沖轟炸機:25架(24+1)
魚雷攻擊機:29架(24+1+4)
總共79架
跟初始狀態的“龍江”級比,“帝都”級最主要的改進,其實是采用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高壓鍋爐,大幅度減少了動力系統占用的空間,為其他設施與設備騰出了地方,比如能夠裝載更多的燃油。
這套動力系統同樣讓“帝都”級吃夠苦頭。
延遲交付,沒能通過海軍的驗收,全都跟這套動力系統有關。
所幸的是,在修修補補大半年后,小問題都得到了解決。只要把輸出功率控制在15萬馬力以內,就能夠穩定運行。由此產生的最嚴重的影響,只是讓最高航速降低一節。不管怎么看,32.5節的最高航速并不是不可接受,而且在實際操作當中,對正常作戰使用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的變化其實發生在最不起眼,也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
艦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