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工作放給了劉江,朱瞻基這幾日又忙著幼軍的事務。
每年秋冬之際,朱瞻基就會搜尋一批各地的孤兒,經過幾個月的考驗,編進幼軍。
以前朱瞻基小打小鬧,只是在京師周邊挑選孤兒,每年差不多只是挑選一百二十人左右,最后保證幼軍的規模能控制在三個層次六百人。
但是去年的幼軍甲字連全部被瓜分,目前只剩下了四百人,加上朱棣和軍方的壓力,所以朱瞻基去年通過錦衣衛又挑選了四百個孤兒。
這八百人已經讓幼軍營的容納能力達到了飽和,但是現在,勛貴們也要把自己的子弟送入幼軍,幼軍的規模就會變的更大。
不過現在教官方面不缺,因為原本的乙字連兩百士兵都能充當教官,就連丙子連的士兵們,也能勝任一些教官任務了。
現在主要是訓練營的場地有限,原本增加了四百孤兒,容納能力就幾乎飽和,現在勛貴子弟們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報名。
幸虧如今的下馬橋已經進入了建設期,雖然進入了春耕階段,但是一道圣旨,下馬橋每天仍然能維持一萬工人以上的建設規模。
在建設十個研究所的廠房同時,朱瞻基也把幼軍營的宿舍和場地進行了擴建,預計形成兩千人的規模。
這個規模暫時不會再擴大,在他登基之前,朱棣也不會允許太多的人掌握天文知識。掌握太多的地圖繪制技術,因為這些技術如果被太多人掌握,也會對大明形成威脅,對朱家的統治形成威脅。
也因為這些原因,除了孤兒和勛貴子弟,朱棣嚴厲要求幼軍不能向普通民眾開放。
二月十五,下馬橋農莊一帶的道路發生了擁擠,無數的馬車還沒有出城門就堵死了。
數不清的勛貴子弟一個個只能在護衛的帶領下,步行前往農莊。
朱瞻基原本還讓紀綱派了不少錦衣衛,四處查探這些勛貴子弟的表現,有沒有一些仗勢欺人的。
但是很顯然,不管哪個都受到了嚴厲的警告,不要說在路途中,即使在幼軍的選撥過程中,也沒有一個恃寵而驕的。
相對于培養了幾個月的孤兒們來說,這些勛貴子弟的挑選并不算嚴格。
首先免了政審這一關,其次是入門的標準不過是十五歲以上一個時辰內跑完十公里,十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可以適當減少要求。
如今的大明一里相當于530米,一公里1060米,十公里也不過是比后世多了一里路。
即便如此,仍然有一小半人沒有完成。他們可不是營養不良的孤兒,能來參加挑選的大部分都是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這點標準都達不到,朱瞻基是堅決不要。
而沒有被挑上的人也沒有人敢鬧事,且不提虎視眈眈的錦衣衛,光是在太孫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就足以讓他們不敢猖狂。
選不中大不了回家繼續當富家公子,年歲到了也能找個差事,要是在太孫這里掛了號,以后的前途可就堪憂了。
喧鬧的一天結束,幼軍又將增加四百多人的丁字連,這四百多人基本保證了每個勛貴家族都有人被挑上,有些家族還不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