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穆魯克王朝的法拉吉當然期待朱棣的到來,甚至因為朱棣要擔當調停人,驚喜無比。
而奧斯曼帝國這個時候,卻因為國王“勝利者”穆罕默德一世的突然中風死亡,陷入了內戰。
未來的穆拉德二世與他的弟弟穆斯塔法,都知道了自己的大敵帖木兒國已經被大明滅亡的消息。
他們都沒有親自過來,卻也都派出了使者前來蘇伊士。
但是,朱棣抵達蘇伊士之后,卻沒有見他們的使者,將他們驅趕了回去。
在蘇伊士,馬歡這個當初的五品通事,如今卻成為了鎮守一方的總督。朱棣這次也很是夸獎了他一番,在征詢他本人意見后,決定讓他繼續擔任總督,一直到運河修通。
朱瞻基回國之后的兩年間,已經派了兩批工匠來到蘇伊士。他們一直在蘇伊士到地中海之間勘探,規劃最合適的路線和開挖方案。
如今,時機已經基本成熟。
隨后,朱棣以大明皇帝接見外臣的禮儀,接見了馬穆魯克王朝的國王法拉吉。
除了給法拉吉撐腰之外,朱棣這次另一個目的,就是想要讓法拉吉派人來修建運河。
大明不可能派人來修建運河,這條運河需要幾十萬人來修,肯定要馬穆魯克人來出苦力。
當然,修運河的錢,是大明來出,修好的運河,以后也是大明來管理。
得到了朱棣的支持,親眼看到朱棣又帶來如此大規模的軍隊,法拉吉根本連拒絕的心思都沒有。
朱棣這次不僅留下了十多萬兩黃金,還又留下了一萬騎兵。這些人不僅將成為當地的威懾力量,還將成為修建運河的監工。
實際上,大明這次幾乎沒有耗費什么成本,因為這些黃金,都是大明從帖木兒國搶來的。
當然,要算起大明耗費的戰爭成本,那就虧的一塌糊涂。
這幾年間,朱棣耗費了超過千萬兩白銀,才組織起來了這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這還沒有算人力成本。
但是,短期回報只有不到五百萬兩白銀的金銀,還有數十萬頭羊和數萬匹馬。
總的來說,短期最少虧了五百萬兩白銀以上,但是要算起長期利益,讓朱瞻基來操作,是不會虧錢的。
朱棣趕走了奧斯曼帝國的代表,也讓正在爭王位的二人心驚膽戰,生怕朱棣一怒之下,就派兵來攻打他們。
但是,朱棣卻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只是派出了使者,要求他們簽訂不許東侵和南下攻打馬穆魯克的承諾。
如果他們答應下來,就既往不咎,如果不同意,那大明的大軍就要前往布爾薩了。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穆拉德二世他們當然是別無選擇,在大明遞交過去的國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這個時候已經是永樂二十年的三月。
親眼看到法拉吉已經派來了五萬奴隸,準備開挖運河,這個時候,朱棣早就耐不住對大明的想念,要回國了。
實際上,朱棣根本沒有想去攻打奧斯曼,他早就想回去了。
在使者歸來之前,大批的將士和駿馬已經被運送回國。目前蘇伊士這里,留下的全部都是蒸汽帆船。
蒸汽帆船的航速并不比帆船快多少,但是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不懼逆風。
從蘇伊士回大明,如果順利,一個多月就能抵達應天府。
可是,在海外待了兩年,朱棣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每天輕輕松松,不用面對無數瑣事的生活。
他想念大明,但是內心卻有些不想再過以前的那種生活。
在回大明的船上,他想的最多的就是五年前,朝鮮國主李芳遠主動禪位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