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說道:“東洲地域遼闊,比我大明本土還要大不少。如今那里百廢待興,卻也不能操之過急。海軍作為第一批移民,需要一位德高望重之人主持,孤左思右想,還是認為你過去最合適。坐吧……”
“臣義不容辭。”朱真坐在了左手的位置上,才又問道:“殿下,圣旨里面并沒有說明,臣這總督,究竟要不要攜帶家眷前往,今后是否會留在東洲。”
朱瞻基搖了搖頭道:“你已經是我大明瀛洲侯,孤在南洲為你朱家已經劃分了一塊地盤,自然不需你移民東洲。那東洲,也不會分封宗室,勛貴。”
朱真長舒了一口氣,他來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讓他留在東洲不回來了。
那邊雖然好,但是距離大明太遠了,想要回來一趟都要幾個月。
有些人想著開土拓疆,但是他更舍不得大明這個安樂窩。
如果只是過去主持幾年,這對他來說倒也不難接受。
他正欲說話,朱瞻基又說道:“你去東洲,雖然要測繪東洲地形,安撫四方土著,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條件。但是,最主要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一套規范的秩序。
大明的海軍將會封土立業,他們在南洲的行為,將會直接影響當地土著對我大明的順從。這方面,你一定要嚴格執法,嚴防官逼民反之事。”
“是!”
“其次就是要注意調節士兵的服役積極性,第一年,我朝廷還會為他們發放俸祿,以后就不會再發。但是,朝廷既然已經給每人分了幾十里的土地,還給他們調撥土著仆役,這就是最好的福利。
所有人的命運跟我大明是連在一起的,由不得他們偷奸耍滑,只顧得自己地盤上的利益。每人輪流服役執法,這是不能松動的國策,若有不遵,就剝奪一切福利,貶為賤戶。
我這里有一份內閣制定出來的服役制度,你拿回去好好揣摩揣摩。在東洲建立起來了這套完善的評檢制度,容不得絲毫馬虎。你要是想回來,就必須把這套制度深入人心。”
東洲跟大明不同,那邊不僅沒有嚴格的制度,還因為大明人相對土著高高在上,一個普通士兵過去就能當上人上人。
這個時候,許多人肯定會開始惜命。打仗,服役就不會太用心。
但是朱瞻基要在東洲建立起來藏兵于民,并且不容軍閥,豪強存在的環境,就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制度。
朱真這個心戀故土,不愿意出去,卻又有一定能力的將領再合適不過。
他只要在那邊干的不差,用幾年時間建立起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那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回來以后,不管是晉升公爵,還是擢升高位,朱瞻基都不會吝嗇。
他回來以后,他也不會在那里留下尾大甩不掉的局面,今后他的兒子們過去,很容易就能接管起來。
跟朱真細說了一番在東洲執行大明士兵高人一等的政策重要性之后,朱瞻基將他打發了出去,讓他去跟制定這套制度的楊榮討教。
而楊榮,也將會是這次前往東洲的副帥,他對政策更精通,卻在軍隊缺少影響力,所以還需要朱真過去鎮守。
他們一文一武,再加上內監的監控,朱瞻基才能放心。
這東洲,在朱瞻基的心里重要的容不得半點閃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