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聽到這話,忍不住便嘴角一咧,旋即感覺這樣有失恭敬,連忙收斂表情,低頭道“太尉公感義西進,這份決斷果敢遠勝東州許多名噪一時、但卻怯于賊勢之類。伯山幸從麾下、攜見英主,豈敢因此小器攀比大局”
宇文泰聽到這話,頓時大笑起來“言或未必由衷,聽來讓人喜悅。伯山不只有才,而且有趣,難怪賀拔太師那般簡約謹慎的人道長者,都樂于同你結交。”
李泰心情卻不像宇文泰那么歡快,彼此太不對等的談話,讓他就連聽到宇文泰的夸獎,都要在腦海里轉上幾圈,想想是否有什么深意未曾領會。
其實宇文泰也未必有那么多的心思,只不過他心里早有要做的盧的指向,便難免做賊心虛,搞得自己緊張兮兮。
“前日召見高太尉,才知你留華州鄉里勤事、并未同行。這怎么可以我受君上推以國事,雖然任艱事難,但也要盡力做好,怎可承受野有賢遺的惡評所以立刻言奏請封,雖然不謂敏達,但也算是拾遺補漏。”
李泰聽到這話,連忙又避席拜謝,受寵若驚的感覺又回來了領導這么忙,還為我個人小事這樣操勞,我有什么理由不盡忠效命
“名門才士,總是這樣繁禮謹慎。今日相見不在公堂,大不必這樣恭謹。我北鎮軍門,待人待事只求真誠不虛,教導戶內兒郎也是如此。并不是詬你家教繁瑣,實在是謀生繁忙,不暇周全,簡約待人,也是體諒自己。”
宇文泰示意李泰不必多禮,旋即又問道“大閱之后,伯山近日在鄉又新添什么作業
今既相見當面,若再有什么益國益眾的巧思,當面告來,不要再讓我向別員打聽”
這話聽在李泰耳中,頓時有種“愛我你就說出來、別再讓我猜猜猜”的感覺。
他對此也早有準備,聞言后便連忙掏出收藏在身上的重修龍首渠計劃書,恭敬呈上然后說道“往者小計巧構,不當大賞。伯山亦常思報恩捐用,鄉居累月,深感鄉事疾困,近日居鄉游說鄉人,盼能做出一些有益鄉土、沽名于世的事情出來。”
宇文泰接過那文卷便展開起來,越看神情越是嚴肅,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望著李泰嘆息道“前者蘇尚書贊言伯山大才,我還覺得此譽過甚,所見止于巧工而已。
今見此番構計,才知你規劃嚴整、謀事深刻,此書所言切實不費公帑絲縷,就能重造華州故渠”
“承蒙鄉士信重,委我主持事則。入朝參禮之前,聚結人事已經過半,春前即可用工。”
李泰聞言后連忙說道,其實真正的事程推進還沒這么快,但他計劃書寫的詳實具體,細化到每個階段的用工用物清晰有序,看起來就是煞有介事。畢竟身為一個社畜,誰還沒給甲方畫過大餅
“好、好得很在朝精勤于事者不乏,能如伯山建策立事、不擾于上者缺缺。失之邙山,得此伯山,天不薄我啊來人,進酒,此時此地,直須飲圣”
宇文泰又翻看了一遍計劃書,然后便大笑拍案道。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