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想還挺帶感的,可是看獨孤信那一副警惕深重的模樣,顯然是不會配合自己的。而想要憑李泰自己便完成這一系列的操作,那只能說有點浪的不著邊際了。
“丈人勤勉于事,忠誠于國,自然不會被區區雜塵滋擾玷污本心。大行臺雖然內心防忌嚴整,量守失度,但也是因為內心太過仰重丈人之故。今之所以驅使子侄出替丈人,無非是趁丈人興治隴邊、框架牢固來搶拾此功,守成難稱為功,敗業則是加倍的罪過。功罪如何,天下人自有定論。”
宇文泰明顯也是看出獨孤信勢難堅持不肯交權,所以才敢于緊逼。而這一情況,其實李泰之前便與獨孤信討論過,并建議他將隴邊積攢的人事向關中輸送。
眼下獨孤信反應仍然有些激烈,無非事到臨頭情難割舍,再加上不忿于被宇文導這個后輩接替,如果是換了于謹、李弼、侯莫陳兄弟等,他心里或許還好接受一些,但宇文泰顯然是想一步到位。
聽到李泰這一番套話安慰,獨孤信臉色才好轉一些,旋即又指著李泰說道“我也要多謝伯山提醒,之前便布置一番,將許多隴邊子弟分薦諸府任用,不至于積攢數年人事一朝盡遭奪取。宇文菩薩縱使入州,短時間內也難共州內人情和洽,彼間事情仍需仰我疏通。”
如今朝廷全無權柄,縱有一些官位,也多被宗室共諸權貴子弟所占據,隴邊人員即便入京,也難在朝中占據什么好位置,因此主要還是循獨孤信的關系向諸開府門下輸送。
許多北鎮老將官爵雖然提升上來,但本身卻并沒有足夠的人才處理官事府事,故而無論是行政還是治軍都效率低下,而憑他們的名望又招攬不到太多人才使用。
獨孤信將隴邊才士向這些開府門下輸送,兩處都收得人情,要比直往朝中輸送更有效、也可避開大行臺的察視。
宇文泰將要派遣宇文導前往秦州接替獨孤信,卻又不將獨孤信召回朝中,一則自然還是要借獨孤信之勢來讓宇文導成功在隴右站穩腳跟,第二就是擔心獨孤信歸朝之后張羅人事,宇文泰又不能長久坐鎮朝中,單憑尉遲迥等晚輩們,怕是不好防住獨孤信和李虎之流湊在一起搞什么勾當。
獨孤信又絮絮叨叨跟李泰說了好一會兒,然后便借著酒勁伏桉睡了起來。李泰見狀后便起身吩咐堂外家奴入內將獨孤信抬回內室安置,自己則坐在堂中將獨孤信所言稍作消化。
獨孤信之所以受迫于大行臺,首先自然是因為他本身并無與大行臺決裂的勇氣與決心,但讓李泰沒有想到的是,這當中還有自己的原因。
為了讓獨孤信接受這一安排,宇文泰又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將李泰在陜北屯田中心的黑水城庫利川流域僑置汾州西河郡,用以安置李泰從黃河東岸所俘虜的人員。而這西河郡軍政諸事,皆由李泰掌管,無論郡守還是鎮將,皆可由其門下擔任。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