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師順利攻入會稽、三吳悉定的消息傳到洛陽的時候,李泰自是喜出望外,連連擊掌大笑道:“前線師旅當真國之功士,不負過往多年人事積累之功,補此南北鴻裂,功名垂于青史!”
盡管朝廷圍繞這一目標已經籌備多時,而且如今南北實力有著巨大的差距,達成這樣的結果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但無論再怎么合理的設想和美妙的前景,只要一天沒有成為現實,就都仍然存在著變數,尤其是統一江東這么大的事情,當中更蘊含著大量的變數與歷史的慣性,無論理論上存在著多大的可能,執行起來都需要小心謹慎,一天沒有成功便一天不能松懈!
三吳之地固然不是江東的全部,但卻是最為核心與最為重要的區域。在永嘉之亂、衣冠南渡以來,除了早年間侯景之亂曾經短暫達成禍亂三吳的成就,其他任何歷史時期無論北方勢力再怎么強橫,都沒能做到這一步。
唐軍如今已經實質性的控制住了三吳地區,這絕對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當然足以讓李泰欣喜若狂,起碼他不必擔心自己再隨時淪落為諸如前秦苻堅之類功敗垂成的反面案例。
這一次的奏報也非常詳實,除了將王師進入三吳以來諸軍的行動全都詳細講述一番之外,就連當下三吳之地的情勢如何也有詳實的記載。當中許多的人事細節讓李泰讀來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也稍微彌補了一下他沒有親臨前線的遺憾。
將士們出色的執行了種種戰術計劃并順利達成目標自是讓人頗感欣慰,而尤其讓李泰感到欣慰的則是若干鳳的一系列表現。
這個當年被他老子拋在自家寄養、不乏調皮搗蛋的紅皮小蝦兒,如今儼然也已經成為了足以坐鎮一方執掌軍政大權、并能恪盡職守的國之中堅,這也讓李泰頗感自豪。
接下來李泰便趁著愉快的心情,親自提筆嘉獎前線將士,這種精神上的鼓勵自然比不上實際的物質獎勵,但是眼下大軍征期未了,還要繼續向南面進行追擊、并征服嶺南等地,所以李泰暫時也就只能用這種方式來鼓舞士氣,待到征師凱旋,朝廷必有盛大的慶典與豐厚的犒賞!
對于若干鳳在吳中所執行的一些政策,也是深合李泰的心意。在當下的時代背景而言,北方的政權去攻討南朝,其實是帶有一點階級斗爭的色彩,包括從北朝流竄到南朝的侯景,都懂得拉攏中下層去擴張自己的勢力,摧毀南朝的上層統治。
南朝的政治統治格局固然經歷了幾次變遷,從初期王與馬共天下的門閥政治轉變為劉裕等北府將領、次等士族等群體上位,而后寒門掌機要等等統治結構的變化,但是在社會資源的分配方面卻一直存在著巨大的、根深蒂固的不公平。
所以在講論這段歷史的時候,是很難單純的從民族角度去解讀各種矛盾,南朝的世族豪強大莊園主們對普通民眾的剝削與迫害,往往還要超過了外族的入侵。尤其南朝并沒有大范圍的推行均田制這一根本性的分配制度,就使得南朝平民長期處于一種赤貧的狀態,每遇災害受難尤深。
南朝的士族豪強作為一種由來已久的存在,對于穩定江東的秩序固然是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用截肢來治療靜脈血栓顯然不是唯一的、理智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