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政所氣的,不是民間人誣陷他泄題。
而是因為這件事根本是子虛烏有。
我都沒想過當會試主考的事,就算是我,我也不可能會提前把題目寫出來,這是有多不怕死,居然會寫題目出去給別人知道
這么拙劣的栽贓手段,由那些市井人議論一下也就算了,你們都是大明的柱梁,居然也相信這種鬼話,還拿到大明最神圣的朝堂上來說,你們還有這么欺負人的
“劉閣老,你認為呢”
朱祐樘只能求助一般望向劉健。
他希望是劉健出來說句公道話,徹底打消別人查程敏政的想法。
皇帝也不想被這群文官牽著鼻子走,但問題是現在好像文官有要將程敏政置之死地的意思了。
劉健道“回陛下,老臣并無意見。”
劉健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意思是,可查可不查。
甚至他是傾向于查的。
既然沒有,那怕什么查讓人去你府上看看,看是否真的是你平時所看的書籍,是否是你所寫的題目,不就完了
朱祐樘一聽心里也來了火氣。
他道“東廠”
“在。”蕭敬臉色為難。
別人看不出來皇帝的怒火,他們這些日常陪著皇帝的,豈能看不出
朱祐樘板著臉道“派人去程學士府上看看,還有他在公廨中當值的地方,查閱后回稟。”
“是”
等于說,皇帝在文官的壓力中,聽了這種無稽之談,并還真要去查證。
程敏政被留在宮里不許出宮,只能先到午門口等候。
東廠則會馬不停蹄派人前去程府和翰林院。
朱祐樘則一臉陰沉之色,回到了乾清宮,當他坐下來之后,直接將面前的幾本奏疏摔在地上
“陛下息怒。”戴義一邊去撿奏疏,一邊勸說。
朱祐樘怒不可遏道“秉寬一點都沒說錯,程克勤不過是因為平時跟士子走得近了一些,就會被人認為有鬻題的嫌疑,朕實在也不該先前在旁人面前提讓他來當這個會試主考”
此時的朱祐樘,是有些后悔的。
他對程敏政的欣賞,平時并沒有去遮掩,這是他覺得害了程敏政的地方。
皇帝越推崇一個人,越容易把一個人捧殺。
程敏政作為他為太子時的東宮講官,也是他心目中的恩師,公認的翰林院中學問最淵博的是程敏政,文章古雅為李東陽。
程敏政那么高的學問,在誥敕方面往往都深得朕意,朕要提攜一下自己的恩師,難道都要經過別人的準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