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個洞庭區域,烏云遮日,風浪肆虐的時候。
長江北岸,云夢澤深處,一略顯古樸的水府之中,一間無人的密室中,一個老者緩緩的睜開了眼,而后若有所思的眺望著南方
“九黎少尤”
色澤碧綠,好似一雙碧玉珠似的雙眼中倒映著一尊擎天的身影,那蒼白而憂慮的面龐上,久違的浮現一縷笑意。
貴為神靈,雖已沒生老病死之痛,但也有劫難之慮。
這就要說到當初的舊事了。
上古切分,天下九州各地皆分了些許山河,以重塑其形,再劃一塊,當做第九位預備人王的疆域。
當然,初次切割的世界,狹小不說,本源也不穩固,原本這應當是山海眾神的職責,大小諸神分離一化身前往坐鎮各地,以神靈之力,助力天地穩固,而后將上古天地的影響蔓延過去。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上古那捕捉外域的本能。
而在天地沒能達到完全體之前,人族也并不會推舉出人王來,整個世界由山海諸神主管,直到世界孕育完成,人族方可根據當前天地的狀況,去決定由什么方式來推舉人王。
前八位人王的主要功績,便是這一儀式的具體顯現。
而這也是人族跟山海諸神之間的一個約定,也可以叫做交易,不然那些祥瑞靠近人族與人族為伍也就罷了,憑什么讓大多數的中立神靈,在做重要決策時,都一起倒向人族
靠的便是這個。
過去的由人王統治,但新生仍歸于它們,直到人族再度崛起,塵埃落定后再開新天地。
只是吧,約定歸約定,做法歸做法。
神靈里也不全都是遵從約定的存在,而人族也不像外表展露的那么憨厚,先有蚩尤亂戰四方,試圖一家獨大;后有顓頊絕天地通,試圖困死諸神;這也就罷了,諸神鬧騰了一番,也不愿撕破臉,仍遵循舊制,讓大家都保留一份可能,而后各憑本事。
可誰知道,原本已經差不多定好的人王,就差走一個儀式的事,卻硬生生的蹦出了個截胡的
禹王之子,擅起刀兵,帶著本部跟大批的祥瑞直接偷襲,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等諸神反應過來的時候,第八層跟第九層的聯系已然被割裂,諸神無法本體降臨,只能維持當前的化身,自是抵不過啟跟他帶著的那一群打手。
如此倒行逆施之舉,諸神自然不滿。
而后,便是眾所周知的歷史割裂之事了。
只是,怒火中燒的禹王終究被趕來的黃帝,顓頊等人給攔了下來,只收回了上古諸多便利的權柄,卻讓那獨立的九州得以存續,甚至因為其間產生了一些變故,導致再想像之前那樣將上古分層,困難程度上升了不止一點,而人族跟祥瑞那一方便順水推舟的將九州作為了上古的延續,而并不跟上古并行。
這其中,怎么看,怎么有演的成分。
但事已至此,結果已然由不得諸神把控,只能捏著鼻子認栽。
不過,在一切終成的時候,諸神也給新生的九州埋下了一個炸彈,將主要權柄收回的同時,順便激活了九州天地的意識,以圖再度復起。
后續,確實是朝著諸神所預想的方向去走了。
九州因喪失了自我吞并的能力,就像一個湖泊沒了外來水源的注入,失去了活性那結果自然是慢性死亡。
這便導致人族也好,諸神也罷,不得不踏上主動向外征戰的道路。
到這里其實也好,隨著世界江河日下,啟建立的夏朝終究抵不過歲月的摧殘,在內憂外患之下,被商湯所替代,而汲取了前人的教訓,為了讓世界維持足夠的活力,商湯主動將偷摸的詭神祭祀擺到明面上來,讓四方諸神,配合人族征戰四方。
至于說風調雨順,子孫昌盛什么的,都只是各個部落,小諸侯層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