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時清子驚詫,糧食問題對于古代來說是大問題,古代一切行為的基礎都建立在能吃飽肚子上,若是糧食出了問題,對元凌來說絕對是一場大震蕩。
“是,也不是。”張仲言皺著眉模棱兩可的答道。
時清子疑惑“怎么回事”
張仲言一頓飯,快要把一年的嘆息都嘆出來了,他停下筷子道“擢陽,巳梁二省連年少雨,早就引起糧食減產了,這些年一直都需要從周圍幾省購買糧食倒賣,所幸擢陽雖然少雨,但夏季也會下上幾場,而且冬季雪厚,倒也沒有引起特別大的民亂。”
“這點還是要多謝你們張家控制糧價了。”時清子突然正色的說道。
張仲言笑著搖了搖頭,“哪里,糧食才是百姓的根,我們也只是少賺一些罷了。”
“今年擢陽不是挖了水道,引涇河之水澆灌擢陽巳梁二省,雖然還沒完工,但也算能解了燃眉之急了啊,張伯父怎么反倒更擔憂了呢”陳賦川也插話道。
“你們有所不知。”張仲言苦笑道“這幾年少雨,我張家收購糧食便多交不上主家的額度,好在主家寬容,倒也知道我們的苦衷,可也因此我大哥每每想到便會頗覺羞愧,后來轉機出現了,就在崇禮縣的井上村,那里發生了一件奇事。”
“嗯”陳賦川與褚行三人都聚精會神的聽著呢
張仲言聲音放緩了起來“他們村,自干旱第二年起,連續兩年的小麥不減反增,最多的一戶人家,畝產竟比以前高出兩倍。”
“高出兩倍”不只是陳賦川,連時清子也驚訝了起來,“怎么會高出這么多,還是在少雨的情況下”
張仲言搖了搖頭“我和大哥也不知道原因,但是事情出現轉機,我們不能不抓住。”他說著又再次嘆了口氣“所以我大哥當機立斷,拿出我張家所有錢財,購置了大片土地,并以井上村的良種進行種植,誰知道自第三年起,糧食收成反而漸漸變低,到了去年,竟比普通糧種還多有不足,怎能不讓人憂心啊”
時清子兩人聽了都有些沉默,在他們的意識里,種地靠天吃飯,糧食減產也只能歸結于氣候原因,不知道如何規勸了。
反倒是靠著一點點高中生物知識的褚行,腦子里一些越來越清晰的知識點浮現在了眼前,這種高產抗旱,還是自然形成的優勢植株,讓他的眼睛越來越亮。
“便也是如此了,這次回來,我與大哥已經商量好了,便親自去周圍府城也看看,多走一些地方,看能不能遇到第二個井上村,找到能能定高產的良種吧。”
時清子點點頭,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只好也嘆息了一聲。
“怪我惹的幾位煩心了。”張仲言不在意的笑了笑,“其實,一些錢財倒不重要,只要有我二哥在戶部一天,我張家便不會被主家舍棄,只是這糧種難覓,若是真能穩定高產,到時候推廣全國,怕是大景便不會再有人餓死,也不會再有孩童被買賣拋棄了”
“好了好了,不說了。”張仲言說完又強撐著笑了起來,“先吃飯,一會兒庭庭和賦川還要去上課,別因為我擾了他們的學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