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慧便吞下安慰的話,故意斜她一眼,說“這話您當著馮小河的面說去,我又不是當家人”
奶奶聽了,又忍不住要笑,說“你怎么不是當家人我看你就能當馮小河的家”又感嘆“我命好,孫子孫媳婦都孝順我,不像宋三婆。現在就巴望老天爺不要讓我晚年得什么病,病了磨人,還連累子孫”
“您求老天爺不如求自己,”佳慧很不客氣地道“今天的藥喝了嗎牛奶喝了嗎”
車停了,奶奶悻悻地進屋去了。過了片刻,外婆坐著電三輪也到了。姑姑把人送到,即刻要走,卻被佳慧叫住。佳慧思量了好大一會兒,才說“您回去問問宋三婆,看她愿不愿意來香菇廠做工。”
姑姑怔了怔才說“這有什么不愿意的就是她年紀都八十多了,你不嫌棄”
“這有什么好嫌棄的”佳慧說“反正是按計件拿錢,她哪怕一天掙個十塊呢,買點煤買點菜,也能過生活。”
姑姑便欣然道“好,我同她去說摘香菇又不費力氣,這是再好也沒有的,她必定同意”
邊說邊把三輪車調了頭,興沖沖往回開,佳慧看了忍不住朝她大喊“慢些開幾十歲的人了開那么快做什么”
姑姑遠遠地應了聲,象征性放慢車速走了。佳慧跟外婆手牽手回家,就見奶奶已經在廚房沖好了兩杯牛奶,見外婆進來,忙忙地招手,“來哦,老妹子,趁熱喝一杯,免得有人又要說咱們不懂事了。”
趁兩個老太太喝牛奶,佳慧又告訴奶奶“我讓姑姑到時把宋三婆喊著,一起到廠里摘香菇。”
奶奶聽了也是一怔,嘆氣說“也好。人哪,手里但凡有點錢,活得也硬氣些。”
外婆也說“什么時候我們也跟城里人一樣,手里有退休金就好了。”
在農村,過了65歲的老人現在每月可以領到六十塊錢。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好事。但這點錢對大多數老人也確實起不了什么作用。佳慧心里暗自盤算,等賣香菇掙了錢,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的五萬塊還回去,再打聽打聽,給兩位老人買點合適的保險。奶奶說得對,一個人手里有了錢,才會活得硬氣些。
十二月中旬,香菇廠開始采摘第一茬菇。一根根菌棒上,冒出了朵朵香菇。采香菇不能等它的菌蓋完全張開,而是要在菌蓋和傘柄剛剛分離時,就立刻摘下來。這時采下來的香菇,不僅分量足、菌肉厚,還沒有過多消耗培養料的養分。香菇采摘下來后,還要進行分類挑選。第一等的菇,是那種菇面完整有花紋的,且肉質厚實沒有翻邊,這種香菇被挑出來,修剪傘柄曬干后,就是市場上所謂的花菇。次一等的香菇就是那種菇面完好但沒有花紋的。菇農們賣的新鮮濕菇大多是次一等的,花菇都要挑出來做干菇,曬干了好看,價錢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