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和佳慧早就說好,今年兩家一起團年。臘月二十九在姑姑家吃飯,年三十到漫水橋這邊吃飯。說是這么說,但臘月末向來是一年中菜價最高的時候,哪個菜農都不會放著錢不賺。所以二十九這天,去姑姑家團年之前,馮小河仍跟往常一樣,大清早就拖著頭天摘好的香菇往市里去了。
佳慧被他開車的動靜吵醒之后,也睡不著了,索性爬起來到大棚里摘香菇。一個人忙到八點多鐘時,聽到外面鐵門響,她探出頭一看,原來是文琳和林芬來了。
“大嫂”隔著老遠,林芬就親親熱熱地喊。
佳慧看著她的笑臉,一時間有點恍神。
上輩子,林芬跟她可沒這么親近。兩妯娌天各一方、聚少離多,每年也就是春節時見一面。本來可以就這么客客氣氣地相處下去,可打從馮小河負債后,姑姑瞞著文佳,把家里的錢借給了他們。從那時起,林芬就再也沒給過佳慧好臉色。
林芬跟李文佳結婚后,一直在外做豆腐生意,練就了一副爽利潑辣的脾氣。因為借錢的事,她跟姑姑姑爹吵過幾次架。那筆錢本來是準備去平安市買房的,有了房,就能讓苗苗到市里讀小學。沒了錢,苗苗就只能在鎮里讀書了。等后來他們終于咬牙到市里買房的時候,房價漲了很多不說,苗苗也跟不上市里學校的教學了。
林芬總認為,如果苗苗一直在市里上學,后來就不會考不上高中,也不會那么叛逆,不會跟家里關系那么差。所有的不順就是從借錢開始的。
也因此,兩妯娌的關系一度惡化到見了面都不說話。但佳慧每每冷靜下來,也認為換了她是林芬,未必能做得比林芬好。林芬對佳慧再刻薄,對七寶也還是不錯的。當著孩子的面,她一句多的話也沒有。她跟老兩口吵得那么厲害,可姑姑后來生病,她這個兒媳依然鞍前馬后地出了不少力。
這輩子,很多事都不一樣了。佳慧對苗苗的好,不僅姑姑看得見,林芬每次打電話、發視頻來,也能感受到。別人把自己女兒當親生的看待,她這個當媽的,自然也要加倍對別人好。
“大嫂,”她四處張望著,由衷地驚喜“這幾個大棚只怕種了有五六萬菇棒吧今年香菇行情好,你跟我哥算是趕上了。”
“還行,今年香菇不愁銷,”佳慧把一筐香菇提出來,問“你們怎么來了不是說今天過去團年么”
“爸媽在做飯,讓我們來廠里看看。”文琳看到大棚外的幾筐香菇,吃驚道“你一早上就摘了這么多幾點鐘起來的”
“四點多鐘吧,馮小河走了我就起來了,”佳慧又問林芬“你們昨晚幾點到的早上怎么不多睡會兒”
“九點多到的平安市,哥把我們送到家都十二點了。”林芬順手拿起一個大筐,興奮地說“走走走,我也去采會兒香菇”
佳慧忙說“你戴雙手套了去,不然一會兒香菇汁把手糊得漆黑”
林芬看了看她的手,一揚頭說“戴什么戴我這雙手什么活兒沒干過哪里就那么講究了”
三個人進了大棚,各自拿著筐穿梭在棒架間,一邊采香菇一邊閑聊。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就聽棚外傳來外婆的聲音“佳慧,你在哪兒這都幾點了,怎么還不回家吃早飯”
“哎呀,忙著掙錢,把早飯都搞忘了”佳慧笑,忙從大棚里出去,就見外婆提著個小竹籃走過來,說“早上現蒸的包子,還是熱的。趕快吃”
佳慧便朝棚里喊“琳琳,芬兒,都出來吃包子”
另兩人提溜著筐從棚里出來,林芬笑容滿面地同老人打招呼“小外婆”
文琳則不客氣地拿了個包子,還問“小外婆,包子什么餡的”
外婆覷著眼看著林芬,遲疑片刻,忙笑道“這不是文佳媳婦么怎么剛回來就到廠里來做活佳慧,你也不讓她歇歇”
林芬把摘的香菇倒進另一個大筐子里,說“做這個又不累跟琳琳和嫂子說說話,時間過得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