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葛祖是誰?
閣皂山的創派祖先。
這種虔誠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就算在廣信府,李鈞也從沒見到過。
可在袁州府,卻似乎人人習以為常,繁瑣的禮儀早已經深入骨髓。
狂熱。
這是李鈞對這座"道城"的第二印象。
咚!
一聲悠揚的銅罄敲擊聲從城中心的道宮傳來,打斷了街燈下男女的辯經論道,兜售雷擊木的小販放下了牌子抬起了頭,奔跑的道童腳下一個趔趄,屋檐下入定的信徒也猛然睜開了眼睛。
李鈞隨著人流停下腳步,體內的勁力緩緩流動,隨時準備暴起殺人。
“葛祖無量,嘉啟十二年九月閣皂疏文已發,各位善信可鏈接閣皂洞天,也可上前領文查閱。”
一隊隊表情僵硬的黃巾力士從道宮中走出,手中捧著一疊疊在這個年代頗為少見的紙質文書。
正在跟熟客聊得熱鬧的精舍老板也顧不得繼續寒暄,快步湊到黃巾力士面前,雙手高舉過頂,畢恭畢敬從對方手中接過一份文書。
周圍眾人和他一般動作無二,摩肩接踵擠上前去,臉上的表情這時候倒是有了幾分人味兒。
李鈞混在人群中也跟著領了一份。
黃紙赤筆,開頭便是"葛祖無量,閣皂永興"八個大字,足足占據了整整一頁。
李鈞抬手翻過,接下來的內容卻讓他不由皺緊了眉頭。
【儒教余毒已除,道宮布施萬眾。】
標題下內容繁雜,用詞拗口,多是一些無用的禱詞。
李鈞抿著嘴強迫自己看完,大概弄懂了其中的意思。
目前整個袁州府已經全面取締了昔日朝廷的各種制度和設施,包括寶鈔、府衙、戍衛、夫子廟等等在內,所有權利全部收歸于道宮,由閣皂山下派的道官管理一應事物。
這一點倒是跟龍虎山治下的廣信府相差不多,差別在于閣皂山的舉措更加完善和細致。
制訂頒布《閣皂山道門科略》,嚴禁道官掠奪治地道民的財富,不得影響道民生息修養。嚴禁道官與道民擅修黃赤之術,不得動搖修道根基。
治地禁止儒袍夷服,一應官民著法衣,去貴賤。派駐道官以入道人數為主要指標,每年進行考核。
凡治地道民犯罪,道宮將視情節嚴重性,最高賜予三次寬限機會。其中妄議"葛祖"、背叛閣皂山門為不赦大罪,剝躲現世軀體,意識投入"酆都"洞天。
不敬治地道官為次大罪,剝奪此生入道機緣,子孫承負惡果,以黃巾之身恕罪,三世方止。
凡表現優異者,可無償入閣皂洞悟道修行,時限長短由功勞大小決定。
密密麻麻的條款數十條,李鈞實在沒有耐心一一去讀。
反正在李鈞看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入了道才有機會說話,不入道就只能乖乖聽話。”
揭開這層道衣,露出的骨肉和儒序沒什么太大的區別,甚至更加粗暴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