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呂公弼和呂公著兩兄弟確實有能力,再加上呂夷簡臨終的話,趙駿早給他們擼了。
當然。
也基本就是這樣了。
反正趙駿的原則是,世家子弟有能力有才學,你可以通過家族關系上位。
這也算是為國家吸收人才。
若是沒有能力沒有才學,背景通天也沒有用。
像呂夷簡其他兒子,包括長子能力不行,照樣也只能給個榮譽性的散官打發了,想登高位就不可能。
這是趙駿的處事哲學。
雖然人都是自私的,萬一他兒子趙曇能力不怎么樣,他會不會考慮以權謀私。
但這是原則問題,趙駿已經打定主意,如果他兒子以后能力確實不咋地,那也基本上就給個榮譽閑職算了。
寧愿家族淪為普通家族,也不想以后一個庸才進政制院禍害國家。
哪怕是自己的子孫后代。
反正趙禎也給了他爵位和封地,靠高額的爵位工資與封地收入同樣很舒服。
只不過以趙駿的歷史地位和政治地位,大概率子孫后人可能成為教員后人待遇,那即便無權,總歸是有國家養著也挺好。
至少將來大宋完成東方一極戰略,實力國力必然遠超后世巔峰時期的霉帝和毛熊老大哥,每年發點工資補貼之類的養幾個閑人還是輕而易舉。
因而對未來趙駿看得還是很開,子孫后人有才學最好,沒有才學也無所謂,自己在自己這一代做好該做的事情足矣。
他說道:“好了,只是感嘆一下呂家人才輩出而已,沒別的意思,也不用放在心上,帶我看看武安吧。”
“是。”
韋煥之忙不迭點頭。
一行人簇擁著趙駿來到武安城外。
由于武安作為目前大宋最大的鋼鐵生產基地,來往商人非常多。
擔心進城導致交通堵塞,趙駿就在城外四處看了看。
古代縣城都不大,一般也就兩三平方公里,如今武安往外擴展了至少五六平方公里,看著還是挺不錯。
趙駿在外圍打了個轉,肯定了如今武安的發展,又指出了一些城市目前面臨的問題。
比如工業造成的污染問題,城市的規劃問題,未來發展問題等等。
嚴格來說趙駿也不是這方面的人才。
但后世耳濡目染,不管在見識還是理念上都比古人強得太多。
并且武安這樣的新興工業城市屬于大宋前列,古人沒有建設現代化城市的經驗,基本上是遇到問題才會解決問題。
而趙駿不僅有后世見識,同時還有汴梁城市化發展的經驗總結,自然也就能幫他們做點前瞻意見。
如此一來,武安也能避免很多后世縣城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那些雷區和阻礙。
同時把這些經驗積累,從而幫助全國其它城市也做好城市化發展。
一行人看完了武安建設,隨即前往城東北的鋼鐵廠。
鋼鐵廠距離城池有數里地,此刻的武安鋼鐵廠與當初剛成立的時候已經是天壤之別。
眾人抵達鋼鐵廠附近,離得老遠遠眺,就看到連綿廠房林立,外面用圍墻圈起來,聽說有不少小偷半夜進廠偷鋼材。
里面各種蒸氣直冒,也有燃燒不均勻參雜了煤灰的氣體噴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