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秦鳳路的大員跑過來開會了嗎?
而且里面還有個從二品的副樞密使,這已經嚴重超出他們認知了。
“呵呵,能讓狄相親自迎接,除了知院以外還能有誰?你們不知道?知院來秦鳳路了!”
客商笑嘻嘻地說道。
景佑年間,趙駿利用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把銅活字改成鉛活字,并且買下一家印刷廠,率先開辦汴梁報紙。
之后在接下來的幾年間,汴梁城和杭州城這兩座大宋最興盛的城池,陸續開設報社。
報紙的出現極大的豐富了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并且也能給大宋百姓提供很多信息,開拓他們的視野。
比如朝廷積極開展教育,就是多次在報紙上刊登,告訴百姓讀書學習的重要性。
但報紙畢竟不是各地都有,除了各路治所,也就是省城或者比較重要的大城市會開設以外以外,普通地方縣城就很少有報社存在。
因此對于鄉鎮百姓來說,消息還是非常閉塞,哪怕地處于交通要道的大散鎮,同樣會出現這樣的消息壁壘。
而走南闖北的客商就不一樣了,趙駿行走天下的事情他們早就知道,甚至趙駿的行程在各地報紙上都有刊登,所以這些客商自然清楚。
得知是趙駿來了,周圍本地百姓頓時不淡定了,先是非常驚訝,然后紛紛驚喜不已,開口議論起來。
“這這這竟然是知院來了,知院來咱們秦鳳路了。”
“前年也來過啊。”
“那不一樣,前年知院根本沒來過我們寶雞,連長安都沒去,只是順著大河北上去了。”
“這倒也是。”
“咱們得去看看知院啊,如果不是知院給我們分田地,現在咱們能不能吃上個飯都不好說。”
“走走走。”
鎮口附近一下子就空了,很多百姓紛紛跑到官道口子上去。
相比于范仲淹和趙禎,趙駿在民間的威望其實要高于他們,因為趙駿有過兩次行走天下的經歷。
行走天下不僅僅在于去基層調研,同時也是了解當地百姓的情況,為他們解決切身困難。
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打擊當地貪官污吏,處理地方土豪劣紳,為當地貧困百姓做主。
并且從這些違法人員手中繳獲土地,將它們變為官田,低價租給貧農佃戶。
像很多地方官員不僅貪贓枉法,還與富戶鄉紳勾結,一起欺壓百姓,魚肉鄉里,比土匪惡霸還要不如。
但這些官員同時又只手遮天,在地方上為所欲為,百姓上告無門,只能忍氣吞聲。
趙駿來了就不一樣。
不管伱是多大的官員,就算是一路轉運使,只要有百姓告狀,并且調查后發現確實有這樣的情況,立即就會被捉拿下獄。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趙禎發明再多科技,范仲淹打再多勝仗那都是虛的。只有給老百姓移除頭頂的大山,分發給他們田地,那才是實際的東西。
所以很多地方上的百姓都盼望著趙駿來,只有趙駿來了,他們才能去告狀,才敢去告狀,也能從其中獲得好處。
這同樣也是趙駿堅持每過十年就要走一趟天下的原因之一。
此刻隨著趙駿來的消息迅速在小鎮散播,沒過多久數百名鎮民聽聞消息,蜂擁而至,把官道都給堵上。
為此秦鳳路轉運使范祥不得不讓士兵去維持秩序,不然的話恐怕整個道路都沒法通行。